这首明代诗人吴孺子的《长春道院后楼》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的凄清景象。首句“危楼迥木末”以高耸的楼阁矗立于树梢之上,展现出空间的辽阔与孤独感。接着,“千里暮云开”描绘了远处天际的云层渐渐散去,暗示着夕阳将至的时刻。
“细雨长江去”写细雨洒落在江面上,江水静静流淌,增添了画面的湿润与寂寥。而“斜阳孤鸟来”则以一只孤单的飞鸟映衬出诗人内心的落寞,夕阳斜照更显其形单影只。
“客鬓愁中换”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岁月匆匆,白发增添的愁绪。最后一句“一声何处笛,故故向人哀”,以悠扬的笛声勾起思乡之情,那哀怨的曲调仿佛特意触动人心,加重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内心的苦闷。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孤独与思乡之苦,具有浓厚的离别与怀旧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