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描绘了东晋名臣谢安在东山隐居时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复出后处理政务的从容不迫。诗中以“安石”指代谢安,通过“东山时”的隐居生活,展现了他的闲适与雅趣,“优游丝与竹”形象地描绘了他与音乐相伴的悠闲时光。接下来,“以此理世务”一句转折,展现了谢安从隐逸回归政坛后的非凡能力,比喻为“驯若山中鹿”,即他处理政务时的从容与高效,如同山林中的鹿一般,虽处险境却能泰然自若。
“当其会新亭,朝野尽蓄缩”描述了谢安在新亭聚会时的场景,此时朝野上下皆显敬畏之色,侧面表现了谢安的威望与影响力。“从容谐笑间,不言使人服”则进一步强调了谢安在社交场合中的魅力与智慧,即使不言而喻,也能让人心悦诚服。
最后,“临风每怀想,可人温如玉”表达了对谢安的怀念之情,将他比作温润如玉的人,既体现了他对人的温和态度,也暗示了他高尚的人格魅力。整首诗通过对谢安不同生活阶段的描绘,展现了其多面性与卓越的个人品质,是一首赞美历史人物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