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丝枕

紫府苍藤枕,游丝日几回。

弯弯形似月,隐隐声如雷。

尘世方炊黍,浮名空梦槐。

朝天时有暇,夜夜到蓬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藤丝枕”为题,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场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藤丝枕的形象与周围环境巧妙结合,营造出一种既现实又超脱的意境。

首句“紫府苍藤枕”,以“紫府”象征神秘、幽静的仙境,而“苍藤枕”则点明了主题,同时暗含着自然与宁静之美。接下来,“游丝日几回”,游丝轻盈地在空中飘荡,与藤丝枕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灵动,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弯弯形似月,隐隐声如雷”两句,运用了比喻和拟声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藤丝枕的形态和声音。月形的弯曲线条与雷声的隐约回响,不仅丰富了画面的视觉和听觉效果,也赋予了物象以情感和生命力,使得藤丝枕仿佛有了灵魂。

“尘世方炊黍,浮名空梦槐”则从另一个角度表达了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在繁忙的尘世间,人们忙于生计,追求虚无的名声,却往往忽略了内心的平静与真实。此处的“梦槐”借用了《庄子》中的典故,象征着理想与逃避现实的梦境,与前文的自然景象形成鲜明对比,引发读者对人生价值和追求的深思。

最后,“朝天时有暇,夜夜到蓬莱”表达了诗人对自由与超脱的向往。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片刻的闲暇,想象着夜晚能够穿越到仙境般的蓬莱,体现了诗人对精神世界和理想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藤丝枕及其周围环境的描绘,以及对现实与理想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对生活哲理的感悟,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探索。语言流畅,意蕴深远,富有诗意和哲思。

收录诗词(110)

许炯(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玉台朝烟

漠漠更葱葱,山峦晻霭中。

苍茫笼晓日,映带锁长空。

罩柳偏遮绿,韬花半隐红。

渔舟迷楚岸,樵径失秦峰。

莺入虚闻语,蜂游不辨丛。

蒸来还作雨,飘去祇因风。

遥想朝天处,祥光护六龙。

形式: 排律

金陵忆别分题得柳树

乌鹊桥边旧苑西,两行临水正依依。

柔条雨后和烟折,乱絮风前作雪飞。

楚女娇娆时学步,沈郎憔悴不胜衣。

年年送别都门道,渭北天南人未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立春日聂少坡宅燕集

薰风试暖著衣单,彩燕银幡送晓寒。

春信乍融三腊酒,阳和先到五辛盘。

莺声金谷初调律,柳色章台欲拂鞍。

为问上阳红杏树,几枝花发待人攀。

形式: 七言律诗

题江湖归思卷赠久客者

十年不上钓鱼矶,梦里还家觉后非。

无主落花随水去,有情啼鸟劝人归。

门前翠竹高多少,山下苍松大几围。

想到故园春未老,相逢桃李正芳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