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天边消息杳无期,独立苍茫有所思。
总说梅花春意早,几时还到北边枝。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立于苍茫天地间,思绪万千的情景。首句“天边消息杳无期”渲染出一种孤独与等待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深处对某种消息或期待的渴望,但这种期待似乎遥不可及,充满了不确定性。接下来,“独立苍茫有所思”则直接点明了诗人的状态——独自站立在广阔的天地之间,心中满是思考与感慨。
“总说梅花春意早”一句,运用了梅花作为春天来临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春天、新生与希望的向往。梅花的早开,预示着春天的到来,也暗示着诗人内心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然而,最后一句“几时还到北边枝”则将这种憧憬置于了一个不确定的状态中,北边枝可能代表了诗人所期待的目标或归宿,但何时能到达却成了一个疑问,体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与期待之间的矛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展现了元末明初时期文人面对世事变迁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又伴随着对现实的无奈与迷茫。
不详
(yī)[公元一三二一年至一三七三年](一作袆),后依外祖父居青岩傅。生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卒于明太祖洪武五年,年五十二岁。幼敏慧。及长,师柳贯、黄溍,遂以文章著名。太祖召授江南儒学提举。后同知南康府事,多惠政。洪武初,诏与宋濂为总裁,与修元史。书成,擢翰林待制。以招谕云南,死于节,谥忠文。祎著有《王忠文公集》二十四卷,及大事记续编,《四库总目》又曾重修革象新书,并传于世
又见东风绿柳丝,客怀长是怨春期。
休文腰瘦成何事,未必风流只为诗。
怜君落魄不堪羁,笑我如君不我痴。
世事只今如戏剧,也甘晦迹向明时。
传家自有回銮疏,择术深攻素问篇。
莫道史迁今日少,仓公同传待他年。
彭泽归来纵此身,每从醉里见天真。
白衣不至浑闲事,自有寻常漉酒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