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霁》,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诗中描绘了雨后山色之美,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首句“夙雨霁氛埃,南山佳色来”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景象,晨曦初照,雾气散去,南山的美景逐渐显现出来。这里运用了“霁”字,既指雨后天晴,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释然与宁静。
接着,“思随飞鸟逸,兴与浮云开”两句,诗人以飞鸟和浮云为喻,表达了自己思绪的自由与情感的释放。飞鸟翱翔于天际,象征着诗人的思想得以飞翔;浮云散开,暗示着诗人内心的豁然开朗。
“漂泊成何事,乾坤付酒杯”则透露出诗人对人生漂泊无定的感慨,以及借酒浇愁的心态。在广阔的天地间,诗人似乎找不到自己的定位,只能将一切寄托于酒杯之中。
最后,“芜然春欲暮,空悲蕙草摧”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惋惜之情。春天即将过去,美好的事物也在逐渐凋零,诗人不禁为之感伤,特别是对于如同蕙草般脆弱而美好的事物的消逝,更是感到深深的悲哀。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也有对生命无常的无奈与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