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幻住草庵(其二)

一灯长夜佛前明,庭树枝多宿鸟争。

野外霜寒人未起,林僧肃肃又经行。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禅院生活的静谧与庄严。

首句“一灯长夜佛前明”,以一盏孤灯照亮佛前,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着内心的光明与指引。这盏灯在漫长的夜晚中显得尤为珍贵,它不仅为黑暗中的行者提供了光亮,也象征着智慧与希望。

接着,“庭树枝多宿鸟争”,描绘了夜晚庭院中鸟儿的活动。繁茂的树枝上,栖息着许多鸟儿,它们在争抢着什么,或许是在觅食,或许是在交流。这一场景虽小,却充满了生机与和谐,与前面的静谧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

“野外霜寒人未起”,将视线从庭院拉向更广阔的自然环境。霜寒的野外,人们还沉浸在梦乡之中,未被外界的寒冷所惊醒。这一句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换,也隐喻了世间的忙碌与宁静,以及人们对自然规律的顺应。

最后,“林僧肃肃又经行”,将焦点再次聚焦于禅院内。林中的僧侣们,穿着整齐,神情肃穆,正在继续他们的修行之路。他们不为外界的喧嚣所动,一心向道,体现了佛教徒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与坚定。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场景,展现了禅宗生活中的宁静、和谐与内在的修行过程,传达了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追求。

收录诗词(66)

姚广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幼名天禧。年十四度为僧,名道衍。通阴阳术数。洪武中从燕王至北平,住持庆寿寺,而常居府中,时时屏人语。建文时劝王举兵。为王策划战守机宜。辅世子居守,守御甚固。成祖即位,论功第一,拜太子少师,复其姓,赐名广孝,而不肯蓄发,常居僧寺。监修《太祖实录》,与修《永乐大典》。工诗。谥恭靖。有《逃虚子集》(亦名《姚少师集》)

  • 字:斯道
  • 籍贯:苏州府长洲
  • 生卒年:1335—1418

相关古诗词

登金山寺寄甘露湛源长老

三度来登多景楼,妙高台上始能游。

长江如练山如画,独倚阑干笑白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徐园看花已落

自笑寻花独后期,残红粘砌绿萦枝。

寻常日对犹多恨,况是斜风暮雨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转应词(其一)

新柳新柳,掩映溪头渡口。

长条未绊游人,正是江南早春。

春早春早,风雨独行古道。

形式: 古风

独庵老人自题像赞

看破芭蕉桂杖子,等闲彻骨露风流。

有时自把龟毛拂,只得虚空笑点头。

形式: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