盂兰竹枝词(其二)

七宝灯明结綵花,金身丈六曳袈裟。

相传孝子方成佛,底事当年早出家。

形式: 词牌: 竹枝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佛教文化中的场景,通过“七宝灯明结綵花,金身丈六曳袈裟”这两句,展现了佛像的庄严与神圣,七宝灯的光芒与彩色花朵交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金身丈六曳袈裟”则具体描绘了佛像的身形与服饰,丈六之身高,袈裟的飘逸,都体现了对佛祖的崇敬之情。

后两句“相传孝子方成佛,底事当年早出家”,则探讨了佛教修行与孝道的关系。这里提到的“孝子”可能是指那些在生前以孝行闻名,死后得以成佛的人物,强调了佛教中孝道与修行之间的联系。而“底事当年早出家”则提出了一个问题,即为何这些人物会在年轻时就选择出家修行,这引发了对于人生选择和修行意义的深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佛教文化的特定场景,还蕴含了对于人生价值、修行目的以及孝道与佛教关系的哲学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12)

彭廷选(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其一)

台湾绝域贡降笺,举族归朝尽内迁。

历授尧封千载后,地开禹贡九州前。

人民半与鱼龙杂,郡县全依岛屿偏。

四十年来空倔强,至今始得罢楼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台湾(其二)

当年犀甲下扶馀,衔璧谁怜轵道车。

西市赭衣魂已渺,南朝紫盖事终虚。

帆来日本通商近,邑改天兴置吏初。

一自孙恩分战舰,烽烟边海几丘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台湾(其三)

高华遗屿自隋朝,营垒依然识旧标。

淡水鸡笼谁竟渡,飓风蜃市几全消。

乘桴何意真浮海,叱石无能远驾桥。

抽调可怜诸将士,不教辛苦说征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台湾(其四)

穷岛军需飞檄催,蔗霜兼买鹿皮来。

生番禳社三冬集,互市洋船六月开。

浪峤山形随地尽,厦门风信逐潮回。

荷兰故土非瓯脱,窥伺将毋隐祸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