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堑

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

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

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

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

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

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竹堑地区的番人生活状态,以及当地社会变迁的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番人与汉人之间的文化差异、土地利用方式的不同,以及外来人口对当地环境的影响。

首句“南嵌之番附淡水,中港之番归后垄”,点明了竹堑地区番人的分布情况,与淡水、中港等地的番人相接壤。接着,“竹堑周环三十里,封疆不大介其中”描述了竹堑地区的地理范围,虽小却独立存在。

“声音略与后垄异,土风习俗将无同”两句,对比了竹堑番人与后垄番人在语言和风俗习惯上的差异。接下来,“年年捕鹿邱陵比,今年得鹿实无几”反映了番人传统的狩猎活动,但今年收获寥寥,可能暗示了资源的枯竭或环境的变化。

“鹿场半被流民开,蓺麻之馀兼蓺黍”揭示了外来人口(流民)对鹿场的侵占,以及番人除了狩猎外,还从事农业种植。而“番丁自昔亦躬耕,铁锄掘土仅寸许”则展示了番人传统的耕作方式,工具简陋,效率低下。

“百锄不及一犁深,那得盈宁畜妻子”进一步说明了番人耕作的艰难,难以满足家庭生活的需要。接着,“鹿革为衣不贴身,尺布为裳露双髀”描绘了番人简朴的生活条件,衣物粗糙,无法遮体。

“是处差徭各有帮,竹堑茕茕一社耳”指出竹堑地区番人社会组织的分散,缺乏统一的力量。最后,“鹊巢忽尔为鸠居,鹊尽无巢鸠焉徙”以鸟巢的变迁比喻社会变迁,形象地表达了外来人口的涌入导致原住民生活方式的改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竹堑地区番人生活现状及其面临的挑战,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变迁对地方文化的影响。

收录诗词(8)

阮蔡文(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北行纪

罗山山水海东雄,绵亘千里踪难穷。

朝盘赤日三千丈,浩气直与海相烘。

南抵茑松北半线,宛然块玉横当中。

职方禹贡虽未载,厥壤上上将无同。

惜哉大甲与中港,逼窄将次入樊笼。

后垄吞霄勿复道,犊车荦确走蛟宫。

天低海阔竟何有,环山叠裹如群峰。

坡陀巨麓一再上,划然轩豁开心胸。

竹堑分明在眼底,千顷万顷堆葑茸。

从此地老无耕凿,下巢鹿豕上呼风。

北邻南嵌亦尔尔,淡水地尽山穹窿。

东有磺山西八里,银涛雪浪争喧轰。

鸡笼小瓮坚如铁,红夷狡狯计非庸。

蛮烟瘴雨今昼暗,石寒砌冷鸣霜蛩。

中有乌蛮事驰逐,狂奔浪走真愚蒙。

可怜作息亦自解,但知顺则难名功。

我来经过聊纪载,惭非椽笔愧雕虫。

他年王会教图此,留此长歌付画工。

形式: 古风

番戏(其一)

蛮姬两两斗新妆,蹀躠花阴学舞娘。

珍重一天明月夜,春来底事为人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番戏(其二)

不抡檀板不吹笙,一点钲声一队行。

气味何如初中酒,山花翠羽鬓边横。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番戏(其三)

联翩把袖自歌呼,别样风流绝世无。

番调可知输白雪,也应不似泼寒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