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夏原吉为送别友人黄公回山东省祭扫祖墓而作,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首联"青岁登庸侍冕旒,白头归去觐松楸"描绘了黄公年轻时入仕辅佐朝廷,如今年迈归乡的情景,"冕旒"象征皇权,"松楸"则代指坟墓,寓意人生轮回。
颔联"袂分冀北冰初冻,车驻莱阳柳正柔"通过季节变化,形象地写出友人离京时的景象,冀北的冰雪与莱阳的柔柳形成鲜明对比,寄寓着离别的凄凉与故乡的温情。
颈联"壮志肯缘乡土滞,此心长抱国民忧"表达了黄公虽年老但仍怀有壮志,不愿因乡土之恋而耽误报国之心,他的心中始终牵挂着国家和百姓的疾苦。
尾联"虞廷弦奏南风调,拟听鸣珂谒凤楼"以虞舜时代的宫廷音乐和凤凰楼的典故,祝愿友人此行如登虞廷,奏响和谐之音,期待他归来时能再上朝廷,继续为国效力。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祝福,又有对国家的关切,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