荅外

征人去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

挥刀就烛裁红绮,结作同心荅千里。

君寄边书书莫绝,妾荅同心心自结。

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

结成一衣和泪封,封书只在怀袖中。

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

形式: 古风

翻译

去年征人守边疆,夜里收到边关的信满满一纸。
持刀在烛光下裁剪红绸,缝制成象征同心的结赠予千里之外的人。
你寄来的边关书信请不要断绝,我回赠同心结,内心的情感自然交织。
解开同心结也无法割舍心中的情感,频繁看着离别的字眼,愁苦的心情仿佛要消逝。
泪水和着绸缎结成一件衣物封存,信件只藏在胸怀衣袖之中。
书信再结实也无法长久保存,但愿我们的同心之情能长久不变。

注释

征人:出征在外的士兵。
戍边:驻守边疆。
边书:边疆的书信。
字盈纸:字迹满纸,信内容很多。
挥刀:用刀裁剪。
红绮:红色的丝绸。
同心荅:象征爱情的同心结。
书莫绝:书信不断。
荅同心:回应那份同心之情。
心自结:心中情感自然纠结。
心离:心分离。
字愁灭:看着字感到愁苦。
和泪封:泪水沾湿了信封。
怀袖中:怀里或袖中,指随身携带。
书故:书信终究。
字难久:字迹难以持久。
同心长可同:希望同心之情能长久不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边塞将士的妻子,表达了她对远方丈夫深情和不安分离之苦。开篇“征人去年戍边水,夜得边书字盈纸”两句,直接抒发了主妇收到丈夫从边关寄来的信件,信中充满了思念之情。

接着,“挥刀就烛裁红绨,结作同心荅千里”写出了她如何在夜深人静时,借着蜡烛的光芒,手执剪刀,将红色的绸缎裁割后编织成一件衣物,以此象征两人心心相印,即使相隔千里也如同一体。

“君寄边书书莫绝,妾荅同心心自结”两句表达了丈夫和妻子都在通过书信这条纽带来保持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而她则是以编织绸缎的方式,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

“同心再解不心离,离字频看字愁灭”两句深刻地表达了妻子在阅读丈夫书信时,虽尝试着去理解和接受分离,但每次看到“离”字,都会感到愁绪满怀,难以释怀。

“结成一衣和泪封,封书只在怀袖中”写出了她如何将编织好的衣物与泪水一起封存,而那份信件则一直珍藏于她的怀袖之中,不忍心与它分离。

最后,“莫如书故字难久,愿学同心长可同”表达了妻子对书信的依赖,她希望能像编织绸缎一样,将这份情感延续下去,即使是通过文字也要让这份情感得以永恒。

这首诗语言质朴而情深,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精巧的意象构筑,展现了古代边塞将士家庭成员之间深沉的情感联系,是一首表达离别之苦与相思之情的佳作。

收录诗词(1)

长孙佐转妻(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伤故人歌妓

愁脸无红衣满尘,万家门户不容身。

曾将一笑君前去,误杀几多回顾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别友人

愁多不忍醒时别,想极还寻静处行。

谁遣同衾又分手,不如行路本无情。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拟古咏河边枯树

野火烧枝水洗根,数围孤树半心存。

应是无机承雨露,却将春色寄苔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山行经村径

一径有人迹,到来唯数家。

依稀听机杼,寂历看桑麻。

雨湿渡头草,风吹坟上花。

却驱羸马去,数点归林鸦。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