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望楼

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

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

形式: 古风 押[齐]韵

翻译

在山的背后能看到楼的倒影,应该和山的高度相当。
宴席上太阳已经升起,但城中的鸡还没有开始报晓。
无数的燕赵美女,吹奏笙笛走上华丽的阶梯。
微风吹过洛阳东部,香气飘过洛阳西部。
贵公子整夜沉醉,听不到杜鹃鸟的啼叫。

注释

背山:在山的后面。
见:看到。
楼影:楼的倒影。
应合:应该。
与山齐:和山的高度相当。
座上:宴席上。
日已出:太阳已经升起。
城中:城内。
未鸣鸡:鸡还没有开始报晓。
无限:无数。
燕赵女:燕赵地区的女子。
吹笙:吹奏笙笛。
上金梯:走上华丽的阶梯。
风起:微风吹起。
洛阳东:洛阳东部。
香过:香气飘过。
洛阳西:洛阳西部。
公子:贵公子。
长夜醉:整夜沉醉。
不闻:听不到。
子规啼:杜鹃鸟的啼叫。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意境,开篇即以“背山见楼影”、“应合与山齐”生动地展现了楼阁与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接着,“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鸣鸡”则描写了早晨的宁静与光阴的温柔,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时间流逝的一种超然感受。

“无限燕赵女,吹笙上金梯”一句,以“燕赵女”代指当时美丽的女子,她们在楼阁间吹奏着笙,通过“上金梯”形象化地表达了音乐飘逸升华至高空。这里的“无限”二字更添了一种无法衡量的繁盛与热闹。

下片,“风起洛阳东,香过洛阳西”则以自然景观切入,通过风与香的传递,勾勒出洛阳城内外的意境,既有动感又带着一丝神秘。这种描写手法,使得读者仿佛能闻其香、见其风。

“公子长夜醉,不闻子规啼”则是对诗中主人公——公子的形象刻画,他沉浸在酒宴之乐,无视子规(古代夜间报时的工具)的呼唤,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纵情享乐的情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景物与人物细腻描绘,展现了一个充满韵味的生活画面,同时也折射出了诗人对于超越尘世束缚的向往。

收录诗词(110)

曹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 字:业之
  • 籍贯:桂州(今广西桂林阳朔)
  • 生卒年:约816~875

相关古诗词

对酒

爱酒知是僻,难与性相舍。

未必独醒人,便是不饮者。

晚岁无此物,何由住田野。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田家效陶

黑黍舂来酿酒饮,青禾刈了驱牛载。

大姑小叔常在眼,却笑长安在天外。

形式: 古风

成名后献恩门

为物稍有香,心遭蠹虫啮。

平人登太行,万万车轮折。

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

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

沈埋若九泉,谁肯开口说。

辛勤学机杼,坐对秋灯灭。

织锦花不常,见之尽云拙。

自怜孤生竹,出土便有节。

每听浮竞言,喉中似无舌。

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

名字如鸟飞,数日便到越。

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

何以保此身,终身事无缺。

形式: 古风

早秋宿田舍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形式: 古风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