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为物稍有香,心遭蠹虫啮。
平人登太行,万万车轮折。
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
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
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
沈埋若九泉,谁肯开口说。
辛勤学机杼,坐对秋灯灭。
织锦花不常,见之尽云拙。
自怜孤生竹,出土便有节。
每听浮竞言,喉中似无舌。
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
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
名字如鸟飞,数日便到越。
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
何以保此身,终身事无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无奈。开篇即以“为物稍有香,心遭蠹虫啮”表达了内心的痛苦和煎熬,接着“平人登太行,万万车轮折”写出了诗人对于世事的无力感和悲哀。"一辞桂岭猿,九泣东门月"则是对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哀愁。
"年年孟春时,看花不如雪"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淡漠,这可能是因为内心的痛苦已经超过了外界的美好。接着“僻居城南隅,颜子须泣血”则是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悲愍。
中间部分"沈埋若九泉,谁肯开口说"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楚和不为人知的隐痛。"辛勤学机杼,坐对秋灯灭"则是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在艰难中坚持着自己的文学创作。
"织锦花不常,见之尽云拙"可能是比喻诗人对于自己才华的珍视和保养。"自怜孤生竹,出土便有节"则是对自身命运的理解和接受。
后面“每听浮竞言,喉中似无舌”表达了诗人在面对他人的议论时的沉默和无奈。而“忽然风雷至,惊起池中物”可能象征着某种突发事件或内心的巨大变动。
"拔上青云巅,轻如一毫发"则是描绘诗人在精神上的飞扬跋扈。"珑珑金锁甲,稍稍城乌绝"可能是在描述某种坚固或保护。而“名字如鸟飞,数日便到越”则是对信息传递的迅速和期待。
最后,“幽兰生虽晚,幽香亦难歇”可能在赞美一种即使出现在较晚但仍然令人难以忘怀的美好。"何以保此身,终身事无缺"则是对如何保持完整自我的思考和期望。
整首诗语言丰富,意象深邃,通过多重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内心的挣扎。
不详
一作邺之。晚唐诗人。与刘驾、聂夷中、于濆、邵谒、苏拯齐名,而以才颖最佳。曾担任吏部郎中(唐)、洋州刺史(唐)、祠部郎中(唐)等职务
涧草疏疏萤火光,山月朗朗枫树长。
南村犊子夜声急,应是栏边新有霜。
月堕沧浪西,门开树无影。
此时归梦阑,立在梧桐井。
带香入鲍肆,香气同鲍鱼。
未入犹可悟,已入当何如。
八月江上楼,西风令人愁。
携酒楼上别,尽见四山秋。
但愁今日知,莫作他时疑。
郎本不住此,无人泣望归。
何水不生波,何木不改柯。
遥知明日恨,不如今日多。
将心速投人,路远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