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马渡头

大别山头汉口前,吴王矶下沔城边。

立残秋水隔滩鹭,噪落夕阳何处蝉?

赤壁冷烟销魏卒,黄州淡月照坡仙。

英雄潇洒名俱在,我爱狂吟不愧天。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益稷的《驻马渡头》,描绘了一幅壮丽而苍凉的江景图。诗中以大别山、汉口、吴王矶、沔城等地名开篇,勾勒出一幅宏大的地理背景,将读者带入一个历史与自然交织的意境之中。

“大别山头汉口前,吴王矶下沔城边。” 开篇即以雄浑的山川景象展现,大别山巍峨,汉口前波涛汹涌,吴王矶下则是另一番景象,沔城边则是一派宁静。这样的对比,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多样性,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人物的命运。

“立残秋水隔滩鹭,噪落夕阳何处蝉?” 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动态感。秋水潺潺,鹭鸟独立,夕阳西下,蝉声渐息。通过“立”、“隔”、“噪”、“落”等动词,生动地描绘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更迭,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悲凉的氛围。

“赤壁冷烟销魏卒,黄州淡月照坡仙。” 赤壁之战的历史遗迹与黄州的淡月相映成趣,这里不仅有战争的硝烟散去后的寂静,也有文人墨客的足迹。诗人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自然与人文融合在一起,表达了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英雄潇洒名俱在,我爱狂吟不愧天。” 最后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英雄豪情的向往和对自由洒脱生活的追求。他认为英雄虽逝,但他们的精神永存,自己愿意像他们一样,以狂放的吟唱表达内心的情感,无愧于天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敏锐观察力和对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同时也流露出其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3)

陈益稷(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鄂馆书怀

萧然孤馆起凄风,半壁青灯照病容。

滴碎秋心窗外雨,敲残晓梦枕边钟。

衡阳雁断三千路,巫峡猿啼十二峰。

不尽关山回首处,暮云叠叠水重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秋晚睡觉

海水盈盈漏转筹,霜风吹角出谯楼。

梦残淡月五更晓,心远孤云万里秋。

玉帛几年宾上国,诗书半出老中州。

平生事业浑如昨,无奈青灯照白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谢青宫赐酒

黄封星使控麒麟,腾踏高风拂路尘。

仙醴酿成天上露,宫壶分赐腊前春。

恩沾南纪波涛阔,气转东皇草木新。

拜彻雍容歌既醉,遥瞻鹤禁喜津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巴陵雨中

鸦拂平林雁阵空,黄花行李老秋风。

如何一夜江南梦,尽在巴陵细雨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