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世途嗟孔棘,行役苦期频。
良马比君子,清风来故人。
相看千里月,空负一年春。
便有桃源路,吾当少避秦。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理想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首句“世途嗟孔棘”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世界复杂艰难的感慨,“行役苦期频”则进一步描绘出这种困顿中的人们频繁地遭受磨难和辛劳。
接下来的两句“良马比君子,清风来故人”,以良马比喻君子之德,表达了对品德高尚之人的赞美和怀念。同时,这里的“清风”象征着诗人所期待的纯洁、自然的生活环境。
“相看千里月,空负一年春”则是诗人在遥远的地方与亲友共赏明月,同时感叹时间的流逝,春去秋来,却仍旧隔绝,无法相聚,这种无奈和怀念之情溢于言表。
最后两句“便有桃源路,吾当少避秦”表达了诗人想要暂时逃离现实世界的纷争与压力,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状态。这里的“桃源”指的是陶渊明笔下的理想之地——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和谐自然的乌托邦。
整首诗通过对现实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深刻的人生哲思。
不详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末大臣,文学家,民族英雄。宝祐四年(1256年)进士,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被派往元军的军营中谈判,被扣留。后脱险经高邮嵇庄到泰县塘湾,由南通南归,坚持抗元。祥兴元年(1278年)兵败被张弘范俘虏,在狱中坚持斗争三年多,后在柴市从容就义。著有《过零丁洋》、《文山诗集》、《指南录》、《指南后录》、《正气歌》等作品
万里青山两鬓华,老臣无国又无家。
乾坤局促笼中鸟,风雪飘零粪上花。
岁晚江空人已逝,天寒日短路何赊。
书生不作纲常计,闻是东门已种瓜。
清庙严更夜未央,珠星璧月璨殊光。
香飘黄道移天步,烛引红纱转殿廊。
祼荐交神诸室醉,骏奔执豆庶羞芳。
都人报道君王喜,净睹和銮入建章。
皇心寅畏格皇天,旱岁俄书大有年。
报本愈严阳馆祀,庆成复第从臣篇。
祠官瑞纪灵光烛,太史星占贯索捐。
黼座正中图贡上,万方归德更乾乾。
淳熙稽古再明禋,制作规模汶上新。
未植羽旄朝万国,首将玉币荐三神。
灵车欲下天先雨,御幄虚张帝在茵。
熙事告成中外贺,与民同乐霈恩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