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邓氏翠微洞

卧云云无心,听松松有韵。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问]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自然之美的画面。诗人以“卧云”开篇,巧妙地将自己置于云雾之中,仿佛与云同在,表达了超脱尘世、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云无心”三字,既写出了云的飘逸自由,也暗含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宁静。

接着,“听松”二字引出下文,诗人倾听松林的声音,感受其韵律之美。松树常被视为坚韧不拔、高洁之物,此处“松有韵”不仅指自然界的声响,更象征着一种内在的精神追求和道德风范。诗人通过听松,似乎在寻求心灵的慰藉与启示,表达了一种对高尚情操的向往与追求。

“快哉耳目中,吾今亦同分。”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因能亲身体验到这份自然之美而感到无比愉悦和满足的心情。他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获得了精神上的滋养和享受,这种体验是珍贵且难得的。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高尚情操的不懈追求。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境界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979)

邹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遇赦归里后于周线巷住处辟一园名“道乡”,故自号道乡居士。生于宋仁宗嘉祐五年,卒於徽宗政和元年,年五十二岁。元丰五年(1082)进士,调扬州颍昌府教授。吕公著、范纯仁为郡守,皆礼遇之。哲宗朝,为右正言,累上疏言事。章惇独相用事,浩露章数其不忠,因削官,羁管新州。徽宗立,复为右正言,累迁兵部侍郎两谪岭表,复直龙图阁。卒谥忠,学者称道乡先生。浩著《道乡集》四十卷,《四库总目》传于世

  • 籍贯: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
  • 生卒年:1060—1111

相关古诗词

送成老赴西安

先生出逢尧舜时,自当勋业追皋夔。

胸中廊庙乃州县,雪霜次骨西安驰。

旁观往往屡兴叹,色初不变心希夷。

但云将圣世所大,乘田委吏皆尝为。

道通为一无不可,等君事耳何高卑。

高斋高居万物表,清献清风天下师。

此心妙与此公契,莫或遑处今其谁。

民歌仁恩到天耳,天须默荐君王知。

坐令四海归一握,阴阳变化随设施。

行即验矣姑且置,聊引花前金屈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偶书

朝读一卷经,暮读一卷书。

一卷复一卷,三藏与五车。

儒释本不异,昧者自亲疏。

昧者不足道,明者当何如。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送陈公晦

寂不闻凤鸣,双耳聋已久。

聿来丹山子,一旦惊户牖。

旧听歘我还,喜气薄牛斗。

箫韶方九成,飞勿众禽后。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吴公蔚将还滁阳出所集述德堂诗作此送之

述德高堂在何许,述德高人欣可睹。

彭州梦破知几年,遗爱远追曾大父。

至今民数旧邦君,每及吴公歌且舞。

述而行之德莫穷,定可周流浃天宇。

谁令千里便归休,炯炯此心元自古。

四百六十五甲子,貌若岩松傲风雨。

胸中何啻法界宽,普集尘沙诸佛祖。

一如一切悉皆如,迥脱拘挛不踰矩。

从横肉眼讵能窥,但见鼻间常栩栩。

只应高与老人星,长现升平瑞明主。

形式: 古风 押[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