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联以对仗工整、寓意深远著称,巧妙地将文与武、才与功进行对比,展现出一种独特的哲学思考。上联“投笔自雄才,可笑吾曹,毛锥子竟安所用”中,“投笔”典出班超,原指弃文从武,此处反其意而用之,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人道路的反思与质疑。“毛锥子”即毛笔,此处暗喻文人所用工具,暗示文人的才华在某种情境下可能无处施展。通过“可笑吾曹”的自嘲,表达了对文人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下联“立功期马上,抗论先世,飞将军抑又何人”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首先,“立功马上”是古代武将建功立业的象征,与上联的“投笔”形成鲜明对照,强调了武力与功勋的重要性。接着,“抗论先世”表明了对历史英雄的推崇,而“飞将军”则是汉朝名将李广的别称,以其勇猛善战著称。最后,“抑又何人”一问,既是对李家駓个人才能的肯定,也暗含了对文武双全者的高度赞誉,同时流露出对历史英雄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此联不仅在形式上展现了对仗之美,更在内容上蕴含了对人生价值、社会角色以及历史传承的深刻思考,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自身命运和时代背景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