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中五首(其一)

南楚二月雨,淮天如漏卮。

畏途泥三尺,车马真难栖。

却思閒居乐,雨具无所施。

高枕听檐声,炉烟晕如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南道中的所见所感,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雨绵绵、道路泥泞的景象,以及在这种环境下人们出行的艰难与内心的向往。

首句“南楚二月雨,淮天如漏卮”以比喻的手法,将二月的雨水比作漏卮(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形象地描绘了雨水连绵不绝,仿佛整个天空都在滴水的状态,营造出一种湿润、朦胧的氛围。

接着,“畏途泥三尺,车马真难栖”进一步描述了道路因雨水而变得泥泞不堪,三尺深的泥泞使得车辆和行人难以立足,凸显了出行的困难与不便。

后两句“却思閒居乐,雨具无所施”则表达了作者在面对恶劣天气时的内心感受。他怀念起闲居的生活,那里没有出行的烦恼,雨具也失去了用武之地,流露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最后,“高枕听檐声,炉烟晕如丝”描绘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在高枕上聆听屋檐滴落的雨声,炉火旁升起的烟雾如同细丝般轻柔,营造出一种温馨、安宁的氛围,与前文的艰难形成对比,强调了内心的平静与满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作者在特定环境下的独特体验和内心世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艺术魅力。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淮南道中五首(其二)

吾年过五十,所过知前非。

颜鬓日苍苍,老境行相追。?槔听俯仰,随人欲何为。

归计勿悠悠,出处吾自知。

形式: 古风

淮南道中五首(其三)

南渡国不竞,晋民益疮痍。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

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

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淮南道中五首(其四)

三年镇阳游,春归绿扶疏。

樱笋媚园林,日长閒枕书。

行复当此时,凉尘暗归涂。

会洗酴醾雪,月波浮秘壶。

形式: 古风

淮南道中五首(其五)

镇阳亘西南,山河在图画。

花雨草烟间,人家或僧舍。

经行每怅然,真赏知未暇。

待予篮舆归,香火复莲社。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