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道中五首(其三)

南渡国不竞,晋民益疮痍。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

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

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代诗人蔡松年的《淮南道中五首》之三,通过描绘南渡后国家衰败、人民困苦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深切忧虑和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首句“南渡国不竞”,点明了国家在南迁后失去了竞争力,暗示了国力的衰退。接着“晋民益疮痍”一句,形象地描绘了百姓在战乱中的苦难生活,进一步强调了国家衰败带来的深重后果。

“陶翁遂超然,不忍啜其醨”两句,借用了陶渊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于现实的无奈和对于高尚品格的坚守。这里的“不忍啜其醨”比喻诗人不愿沉溺于腐败的社会风气之中,体现了他洁身自好的人格追求。

“北窗谈清风,慨望羲皇时”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清静生活,以及对远古时代理想社会的向往。“北窗”象征着远离尘嚣的宁静之所,“清风”则寓意着纯洁高雅的生活环境。“慨望羲皇时”表达了诗人对那个政治清明、社会和谐时代的怀念和向往。

最后,“道丧可奈何,抱琴酒一卮”两句,反映了诗人面对道德沦丧、世风日下的无奈和无力感。尽管心中怀有琴酒之乐,但面对社会的种种问题,却感到无能为力,只能以琴酒自慰,寄托自己的情感和理想。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收录诗词(145)

蔡松年(金)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家乡别墅有萧闲堂。真定(今河北正定)人,金代文学家。宋宣和末从父守燕山,宋军败绩随父降金,天会年间授真定府判官。完颜宗弼攻宋,与岳飞等交战时,曾为宗弼“兼总军中六部事”,仕至右丞相,封卫国公,卒谥“文简”。松年虽一生官运亨通,其作品在出处问题上却流露了颇为矛盾的思想感情。内心深处潜伏着的民族意识使他感到“身宠神已辱”,作品风格隽爽清丽,词作尤负盛名,与吴激齐名,时称“吴蔡体”,有文集《明秀集》传世

  • 籍贯:故自号萧闲老
  • 生卒年:1107~1159

相关古诗词

淮南道中五首(其四)

三年镇阳游,春归绿扶疏。

樱笋媚园林,日长閒枕书。

行复当此时,凉尘暗归涂。

会洗酴醾雪,月波浮秘壶。

形式: 古风

淮南道中五首(其五)

镇阳亘西南,山河在图画。

花雨草烟间,人家或僧舍。

经行每怅然,真赏知未暇。

待予篮舆归,香火复莲社。

形式: 古风

丁巳九月梦与范季沾同登北潭之临芳亭觉而作诗记其事以示范

高陵五六松,潭水涵清阴。

白鸟如避世,巢居得幽深。

杂花眩青红,苦节方森森。

何人作虚亭,想像云栖心。

我梦涉陈迹,君亦同登临。

相与定嘉名,洗去花草淫。

看云抚修碧,夕景低遥岑。

风林淡秋月,霜枝鸣玉琴。

两意谁识之,好处烦幽寻。

閒居志则同,岁月能骎骎。

时无陶彭泽,此曲难知音。

亭前有奇石,迁流失山林。

顾亦如我曹,鬓发风沙㑴。

小儿重外物,列屋享千金。

区区心甚长,因循困华簪。

忽焉事大谬,危机恐难任。

平生下泽车,斯言吾所钦。

志士愿不辱,俗情便孔壬。

自喜迹犹浅,凫雁容浮沉。

泥行自萧散,世路皆崎嵚。

此邦真可老,城郭环清浔。

结庐与君俱,开写平生襟。

里巷日还往,杖屦行讴吟。

还寻梦游处,无忘神所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庚申闰月从师还自颍上对新月独酌十三首(其一)

伊昔三年前,淫雨催行辀。

青灯忽今夕,华屋映高秋。

华屋亦何为,百年竟山丘。

适意在归与,肉食非我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