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论文(其十五)》由清代诗人黄人所作,通过“文妖诗鬼尽争锋,苑症难医只有庸。留得乾坤真气在,三春小草厌枯松。”四句,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独特见解与深刻思考。
首句“文妖诗鬼尽争锋”,以“文妖”和“诗鬼”比喻那些才华横溢、风格独特的作家,他们之间的竞争激烈,如同战场上的勇士,各显神通,互相较量。这里不仅描绘了文学界的竞争氛围,也暗含了对文学创新与个性表达的推崇。
次句“苑症难医只有庸”,则揭示了文学创作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即“苑症”,比喻文学作品过于陈旧、缺乏新意或深度,如同园中的病态植物,难以治愈,只能被视作平庸之作。这反映了诗人对于文学创作中保持新鲜感和深刻性的重视。
第三句“留得乾坤真气在”,强调了文学作品中蕴含的真挚情感和精神力量,如同天地间最纯粹的能量,不可被轻易忽视或替代。这里的“乾坤”象征着宇宙万物,而“真气”则代表了文学作品的灵魂和生命力,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学作品内在价值的肯定。
最后一句“三春小草厌枯松”,以自然界的景象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在春天生机勃勃的环境中,小草对枯松的厌弃,象征着文学作品在充满活力的时代背景下,更倾向于追求新生与成长,而非固守陈规。这句话巧妙地将自然现象与文学创作相联系,进一步深化了对文学创新与时代精神的探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比喻和深刻的哲思,探讨了文学创作中的竞争、创新、价值与时代精神,展现了诗人对于文学的独特洞察和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