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野草堂

捷径终南迹已无,草堂犹听野人呼。

大名君相烦徵召,小隐溪山入画图。

剑外讴吟间寓客,窝中安乐老潜夫。

长途消尽轮啼铁,乡里高风说益都。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清代张怀溎的《魏野草堂》描绘了一幅隐逸生活的画面。首句“捷径终南迹已无”暗示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曾经的隐居胜地已难寻踪迹。接着,“草堂犹听野人呼”写出了草堂虽在,但野人的呼唤仿佛仍回荡其中,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淳朴生活的怀念。

“大名君相烦徵召”暗指诗人曾被官场瞩目,但选择了放弃,选择“小隐溪山入画图”,过着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让山水成为自己画卷的一部分。诗人自称“剑外讴吟间寓客”,寓言自己在山水间以诗文自娱,而“窝中安乐老潜夫”则直接表达了他对这种宁静生活的满足和自得其乐。

尾联“长途消尽轮蹄铁,乡里高风说益都”进一步深化主题,意为远离尘世喧嚣的长途跋涉,使诗人更加珍视乡村的淳朴风气,益都的高洁之风成为了他心中的向往。整首诗通过描绘草堂生活,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追求自然与宁静的心境。

收录诗词(2)

张怀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一)

出门百里余,风物便清美。

孰为同心人,邂逅忽在此。

病后不自怜,倔强若有恃。

忘从辛苦来,翻然各欣喜。

行乐宜及时,惜费真可鄙。

此意天公知,秋光为君霁。

形式: 古风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二)

楼观何连翩,得桥为结束。

过桥一骋望,晴波浸凉绿。

杨柳临风流,蒹葭傍水矗。

披襟对夕阳,泠然秋意足。

山水多清音,岂在丝与竹。

无心凫鹭群,上下自相逐。

形式: 古风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三)

香气空中来,欲著游人衣。

入门树下坐,树老花半稀。

淮南古名胜,小山今是非。

此桂占此境,知复谁所遗。

婆娑莫叹息,外瘠中愈肥。

不见欧公柳,长对吴岫微。

形式: 古风

八月七日同澹人平山堂访桂(其四)

回舟暮色苍,张镫促晚宴。

酣嬉杂诙嘲,酒红初被面。

隔船多窈窕,清歌拂纨扇。

夜深人意阑,湘女逞灵变。

笑口诚难开,莫怪恣游衍。

听歌且缓行,船头月一片。

形式: 古风 押[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