枕上闻风

风撼林间万窍开,耳边雨带暮潮来。

似知书困难为觉,刚把天声为唤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翻译

风吹过树林,使得千百个洞口发出声音,耳边仿佛有带着傍晚潮汐的雨水落下。
似乎知道读书不易,特意用大自然的声音唤醒沉思的心灵。

注释

风撼:风吹动。
窍:孔穴,这里指树木的空隙。
暮潮:傍晚的潮汐。
书:读书。
困难:艰难。
觉:醒悟,领悟。
唤回:召唤回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夜晚景象。"风撼林间万窍开"一句,通过风声在树林中穿梭,营造出一种空旷和神秘的氛围,让人仿佛能听到每一缕风声都是独立存在的。此处“万窍”既形容了风声之多,也暗示了一种自然界的奥妙。

"耳边雨带暮潮来"则是诗人通过听觉捕捉到的景象,雨声如同潮水一般涌向耳畔,营造出一种连绵不绝的感觉。这里的“暮潮”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深沉。

接下来的"似知书困难为觉"一句,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他似乎感知到书卷中的知识如同困难一般摆在眼前,这里“为觉”表达了一种悟性,诗人的内心活动已超越了字面意义。

最后,"刚把天声为唤回"一句,更是深化了这种感觉。诗人将自然界的声音比作天籁之音,并试图用自己的呼唤去召唤它,这不仅是一种艺术的追求,也反映出诗人对宇宙和谐与个体声音融合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风、雨等自然元素,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心灵感受和艺术追求,同时也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对于知识困难的认识以及面对这些困难时所表现出的坚韧不拔。

收录诗词(188)

王义山(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初文学大家王禹偁的后裔。精《易》学,善词赋。宋末进士二十四年卒,年七十四。其诗学刘克庄,王士禛《池北偶谈》卷一八讥其为“下劣诗魔,恶道坌出”、“酸腐庸下”。《四库全书总目》谓其“诗文皆沿宋季单弱之习,绝少警策”(卷一六六)。著《稼村类稿》三十卷,有明正德刻本、万历刻本、《四库全书》本。《全宋诗》卷三三五二至三三五四录其诗三卷。文收入《全元文》。事迹见本集卷二九自作墓志铭、《元诗选》二集甲集

  • 字:元高
  • 号:稼村
  • 籍贯:富州(今江西丰城)
  • 生卒年:1214——1287

相关古诗词

送允中斋王参政入闽

未到三山声已雷,此行正好趁梅开。

榜文争看乖崖押,士类欢呼常衮来。

不信闽中能独占,要令天下总春回。

江西争得公来定,只怕朝家有诏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孙纠弹归镇江

不待文公立学规,士当无愧此深衣。

无人可纠孰挑达,有过不弹谁是非。

不怕转喉能触讳,自言垂老盍知归。

只从北固山头处,直道留为晚景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座间分韵得道字

一年景物秋最好,秋到重阳秋更老。

留取黄花待再来,慇勤寄与西风道。

菊花了后到梅花,梅花开时雪交加。

何当雪月交光夜,与君重约醉流霞。

形式: 古风

盛暑夜起

大块劳形为有生,为生受役自纷然。

几年寒暑人间世,一点灵明心上天。

欲待足时无了日,只今悟处是真诠。

烟霞终是吾归处,谁道丹砂可引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