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溪山间寻桂得之

心期经岁只秋芳,况有溪山近好凉。

天宇荡开暄浊意,岩花催就泬寥香。

招寻拟把深枝折,爱护休令背蕊伤。

三五冰轮行散影,仙凡同异要平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期待的心愿历经一年只为秋日的芬芳,更何况有近在咫尺的溪山带来宜人的清凉。
天空仿佛洗净了喧嚣与浑浊,山岩上的花朵催促着清冷的香气绽放。
我打算去寻找并折取那些深藏的枝条,但要小心不要伤害到未开放的花蕊。
十五的月亮洒下明亮的光辉,无论是天上人间,都应平等看待这美好的景象。

注释

心期:期待的心情。
经岁:经历一年。
秋芳:秋天的芬芳。
况:何况。
溪山:小溪和山峦。
好凉:宜人的清凉。
天宇:天空。
荡开:洗净。
暄浊意:喧嚣与浑浊。
岩花:山岩上的花朵。
催就:催促。
泬寥香:清冷的香气。
招寻:寻找。
拟:打算。
深枝:深藏的枝条。
背蕊:未开放的花蕊。
伤:伤害。
三五:十五。
冰轮:月亮。
行散影:洒下明亮的光辉。
仙凡:天上人间。
同异:平等看待。
平章:评判。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山间的景象,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首句“心期经岁只秋芳”表明诗人对于秋天的桂花特别钟爱,而“况有溪山近好凉”则指出溪山在秋季更添几分凉爽。

接着,“天宇荡开暄浊意,岩花催就泬寥香”两句中,"天宇荡开"描绘了晴朗的天空,而“暄浊意”则指气候由热转凉的过渡。"岩花催就泬寥香"则是说桂花在山间逐渐开放,其清淡幽远的香气弥漫。

诗人对于自然之美表现出了细腻的情感,“招寻拟把深枝折,爱护休令背蕊伤”表达了他不忍心破坏这份美丽,因此宁愿小心翼翼地欣赏,而不去强行采折,以免造成任何损伤。

最后,“三五冰轮行散影,仙凡同异要平章”两句则是说桂花的香气在空中弥漫,就像清晨或晚间太阳透过薄雾而来的光线一样美丽。诗人强调了自然界与人类世界之间的和谐统一,即使是在超凡脱俗的境界中,仍然需要保持平衡与和谐。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秋天山间桂花之美的描绘,以及诗人对于自然景象细腻情感的表达,展现了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哲思。

收录诗词(1136)

张镃(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南宋文学家,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 号:约斋
  •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 生卒年:1153—1221?

相关古诗词

安溪晚泊因到无净院

十丈亭桥稳踔溪,斜阳红滟入船低。

枯筇径过荒街北,静院深寻破庙西。

游伴苦无成独笑,物情谙遍任难齐。

归时早是星烦出,影漾波痕上下迷。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戏呈郑去华县丞

叠破当年御赐袍,饱看人钓六灵鳌。

行藏虽似少中节,识趣不妨依旧高。

入梦傅岩初岂意,上书曼倩本徒劳。

浮生万事天都了,爱惜君才祝善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戏题

人前一语撞翻墙,直气西秦本故乡。

雪野射麋轻队马,杏园移象矮交床。

诗忙渴砚酒磨墨,睡足趄廊花夺香。

矫揉尽归官样去,有时閒笑错商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戏题故袍

垂髫便衣绿荷衣,两见龙飞圣主时。

举世恩荣俱合换,唯吾忧患只该披。

收藏尽好随腰带,提掇应堪傲鬓丝。

试使著来门外立,精神犹胜似钟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