霅上感怀

七年三过白蘋洲,长与诸豪载酒游。

旧事欲寻无处问,雨荷风蓼不胜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我曾七度经过白蘋洲,常与众多豪杰携带美酒畅游。
想寻找过去的踪迹却无处可问,雨打荷花、风吹蓼花,秋天的景色让人难以承受。

注释

七年:指过去的时间。
三过:三次经过。
白蘋洲:地名,可能是一个有美景的地方。
诸豪:众多豪杰。
载酒游:带着酒游玩。
旧事:过去的往事。
无处问:找不到询问的人或线索。
雨荷:雨中的荷花。
风蓼:被风吹拂的蓼花。
不胜秋:难以承受秋天的凄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秦观的《霅上感怀》,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感慨。"七年三过白蘋洲"描绘了诗人多次经过白蘋洲的情景,时间跨度长达七年,显示出他对这一地方的深厚情感。"长与诸豪载酒游"则回忆了他过去与朋友们在白蘋洲畅饮游玩的日子,充满了豪情与欢乐。

然而,"旧事欲寻无处问"一句,透露出诗人对过去的追忆已无法寻觅,暗示着时光流逝,人事变迁,那些曾经的美好记忆已经难以追寻。最后,"雨荷风蓼不胜秋"以景结情,通过描写秋天的雨打荷叶、风吹蓼花的画面,渲染出一种凄凉、落寞的氛围,寓言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个人经历为线索,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抒发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和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展现了秦观深沉而细腻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571)

秦观(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一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 籍贯:北宋高邮(今江苏)
  • 生卒年:1049-1100

相关古诗词

题务中壁

榨头春酒响潺潺,垆下黄翁寝正安。

梦入平阳旧池馆,隔花螭口吐清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法海平阇黎

寒食山州百色喧,春风花雨暗川原。

因循移病依香火,写得弥陀七万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题金华山寺壁

鸾鹤同为汗漫游,天风吹散下沧洲。

金华有路通元气,水绕高寒不断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题赵团练画江干晚景四绝(其三)

公子歌钟里,何从识渺茫。

惟应斗帐梦,曾到水云乡。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