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用韵寄沈次律学士

溪上青云覆短墙,杖藜谁共掇幽芳。

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

倦客鬓丝今点染,使君心事独韬藏。

何当归赴春盘约,苦苣嘉蔬未足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向往。首句“溪上青云覆短墙”,以“青云”衬托出溪边环境的清新与高远,云雾缭绕,仿佛将人带入了一个超脱尘世的仙境之中。“杖藜谁共掇幽芳”,诗人手持藜杖,独自漫步于花丛中,寻找那隐匿在角落里的芬芳,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闲适与雅致,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孤独与渴望被理解的情感。

接下来,“忽惊候馆梅花破,想见山斋竹叶香。”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视觉与嗅觉的双重感官体验,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清新的世界。梅花的绽放与竹叶的香气,不仅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敏感与热爱。

“倦客鬓丝今点染,使君心事独韬藏。”这两句则转向了对诗人自身境遇的反思。岁月的流逝在诗人的鬓发上留下了痕迹,而他的心事却如同深藏不露的宝藏,只有他自己知晓。这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慨,也有对复杂内心世界的自我剖析。

最后,“何当归赴春盘约,苦苣嘉蔬未足伤。”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相聚的期待与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他希望与友人相聚,共享春日的盛宴,即使餐桌上只有苦苣和嘉蔬这样的普通食材,也足以让他感到满足与快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审美情趣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刘一止(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宣和三年进士,累官中书舍人、给事中,以敷文阁直学士致仕。为文敏捷,博学多才,其诗为吕本中、陈与义所叹赏。有《苕溪集》

  • 号:太简居士
  • 籍贯:湖州归安(今浙江湖州)
  • 生卒年:1078~1160

相关古诗词

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其一)

向来金埒与铜山,可是无田未得闲。

纸上功名追逸景,镜中心事迫摧颜。

溪云惯作多时别,陇月今迎一个还。

始信柯田梨枣地,不令榛棘有遗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次韵维心赋次律见一亭二首(其二)

循除春水渐淙淙,心静魔军久已降。

未省芳菲谁是伴,不妨鹦燕自成双。

眼中浊酒倾如海,门外清溪欲拟江。

会见扶藜添一老,共听疏竹响风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江]韵

次韵维心赴次律赏芍药一首

岩前红药媚深幽,更为馀春一笑留。

畴昔邹枚俱倦客,而今陶谢得同游。

真香雨裛来无尽,妆艳风熏喜欲浮。

未羡木奴千户比,主人原是醉乡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维心赠葛鲁卿待制求花栽一首

此日宁无健步移,春前行近着花时。

故园乐地今馀几,小县风光客不知。

剩买名裁令乱眼,却嫌芳思只撩诗。

属公归赋丹青手,问圃寻农独我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