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和武中丞秋日台中寄怀简诸僚友

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

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

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

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

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

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

旧游多绝席,感物遂成篇。

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圣明的朝廷崇尚法度,选拔中央的贤才。
他的言行如同风行大地,仪表如月亮般照耀天空。
不仁的人自然远离,治理国家首要的是什么?
清静的居所只有洁白,闲暇时研读深奥的道学著作。
霜降时红叶早早绽放,雨后青苔显得格外鲜绿。
鱼儿在秋水中欢快跳跃,乌鸦的叫声穿透傍晚的烟霭。
旧日的游历常无定处,被景物触动便写下诗篇。
我甚至愿去偏远的山谷,追寻那高山流水般的音乐之前奏。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吕温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圣明君主和贤能官员的赞美,以及自己对于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诗中“圣朝思纪律,宪府得中贤”表达了对君主制定法度和选拔贤能之人的期待与肯定。“指顾风行地,仪形月丽天”则是对自然美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不仁恒自远,为政复何先”表达了诗人对于不仁者远离朝廷的愿望,以及在进行政治治理时应该优先考虑的问题。接下来的“虚室唯生白,闲情却草玄”则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可能是对一种清净无为、超脱世俗的心境的追求。

“迎霜红叶早,过雨碧苔鲜”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鱼乐翻秋水,乌声隔暮烟”则是对生命之美和自然界中生物活泼生动状态的赞颂。诗人通过这些细节,不仅展现了自己对于四季更迭的感受,也反映了一种生命力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情操。

“旧游多绝席,感物遂成篇”表明了诗人在往昔游历中积累的情感,在触动物象时便能灵感涌现,创作出美妙的诗篇。最后,“更许穷荒谷,追歌白雪前”则是对过去美好记忆的追怀和向往,或许隐含了诗人对于未来的期许与展望。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不仅展示了诗人的政治理想,也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化素养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收录诗词(108)

吕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字化光。德宗贞元十四年(798)进士,次年又中博学宏词科,授集贤殿校书郎。贞元十九年(803),得王叔文推荐任左拾遗。贞元二十年夏,以侍御史为入蕃副使,在吐蕃滞留经年。顺宗即位,王叔文用事,他因在蕃中,未能参与“永贞革新”。永贞元年 (805)秋,使还,转户部员外郎。历司封员外郎、刑部郎中。元和三年 (808)秋,因与宰相李吉甫有隙,贬道州刺史,后徙衡州,甚有政声,世称“吕衡州”

  • 籍贯:唐河中(今永济市)
  • 生卒年:771~811

相关古诗词

奉送范司空赴朔方

筑坛登上将,膝席委前筹。

虏灭南侵迹,朝分北顾忧。

抗旌回广漠,抚剑动旄头。

坐见黄云暮,行看白草秋。

山横旧秦塞,河绕古灵州。

戍守如无事,惟应猎骑游。

形式: 排律 押[尤]韵

终南精舍月中闻磬声诗

月峰禅室掩,幽磬静昏氛。

思入空门妙,声从觉路闻。

泠泠满虚壑,杳杳出寒云。

天籁疑难辨,霜钟谁可分。

偶来游法界,便欲谢人群。

竟夕听真响,尘心自解纷。

形式: 排律 押[文]韵

道州夏日郡内北桥新亭书怀赠何元二处士

结构池梁上,登临日几回。

晴空交密叶,阴岸积苍苔。

爽气中央满,清风四面来。

振衣生羽翰,高枕出尘埃。

齐物鱼何乐,忘机鸟不猜。

闲销炎昼静,选胜火云开。

僻远宜孱性,优游赖废材。

愿为长泛梗,莫作重然灰。

守道穷非过,先时动是灾。

寄言徐孺子,宾榻旦徘徊。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道州途中即事

零桂佳山水,荥阳旧自同。

经途看不暇,遇境说难穷。

叠嶂青时合,澄湘漫处空。

舟移明镜里,路入画屏中。

岩壑千家接,松萝一径通。

渔烟生缥缈,犬吠隔笼葱。

戏鸟留馀翠,幽花吝晚红。

光翻沙濑日,香散橘园风。

信美非吾土,分忧属贱躬。

守愚资地僻,恤隐望年丰。

且保心能静,那求政必工。

课终如免戾,归养洛城东。

形式: 排律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