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

淅淅秋风吹葛衣,新寒已到读书帏。

宦情客况俱牢落,不为鲈鱼也合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秋风轻轻吹过穿着葛布的衣服,初秋的凉意已经侵入读书的帷帐。
官场的失意和旅途的困顿都让我心灰意冷,即使不为鲈鱼的美味,也应该回家了。

注释

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轻薄透气,适合秋季穿着。
新寒:刚来的寒意,指初秋的凉意。
读书帏:读书人的书房或帷帐,代指读书生活。
宦情:做官的心情或境遇。
客况:旅途中的情况,常指在外漂泊的艰辛。
牢落:困顿、落魄,形容心情低落。
鲈鱼:古代隐士以鲈鱼脍作为思乡的象征,这里借指家乡。
合归:应该回家,表达了归乡的愿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仇远所作,名为《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一)》。诗中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切思念和急迫想要回归的情感。

“淅淅秋风吹葛衣”,这里用“淅淅”来形容秋风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秋风不仅带来了凉意,还吹拂着葛衣,这里的“葛衣”可能指的是草制成的粗糙衣服,或许是作者贫困的象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状况。

“新寒已到读书帏”,诗人说秋风带来的新寒已经来临,连读书时也需要用帷幕来保暖。这两句表达了季节的转换和环境的冷清,同时也透露出作者在外漂泊、生活不易的情形。

“宦情客况俱牢落”,这里的“宦情”指的是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客况”则是旅途中孤独、困顿的情况。两者加上“俱牢落”,强调了这两种感觉都很沉重,难以摆脱。

“不为鲈鱼也合归”,最后一句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对回家的渴望。古代有“鲈鱼跃龙门”的典故,意指鲈鱼跳过龙门而变成龙,即使是普通的生物也有可能因为不懈努力而获得升华。而这里作者却说即便不是为了追求更高的目标(如鲈鱼跃龙门),也应该选择回家。这句话显示了诗人对家庭和故土深厚的情感,以及对安稳生活的向往。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秋风、寒冷以及读书环境的描绘,表达了作者身为游子对家乡的思念,以及想要摆脱困顿、回归平静生活的心情。

收录诗词(780)

仇远(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仁父。因居余杭溪上之仇山,自号山村、山村民,人称山村先生。元代文学家、书法家。元大德年间(1297~1307)五十八岁的他任溧阳儒学教授,不久罢归,遂在忧郁中游山河以终

  • 字:仁近
  • 籍贯:钱塘(今浙江杭州)
  • 生卒年:1247年~1326年

相关古诗词

思归寄张仲达崔进之(其二)

不为鲈鱼也合归,山中鸡黍正秋肥。

东篱菊在家来好,莫学渊明较是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题三忠堂三首(其一)

丞相当年握笔时,封胡羯末总佳儿。

后来家有无穷事,便是天仙也不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题三忠堂三首(其三)

一纸郇云傲劫灰,慈亲一见一心摧。

如今王谢堂前燕,飞入人家更不回。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三忠堂三首(其二)

谢砌诸郎入寄奴,机云忘祖亦忘吴。

一门一品如今有,三世三忠自古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