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少年游·游横山园悼李舒章》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哀悼友人的凄美画面。
“云峰百尺引苍虬”,开篇以壮丽的云峰和苍虬(传说中的龙)起兴,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预示着接下来将要表达的情感深沉而庄重。“著意写芳秋”则点明了时节,秋天的美丽与哀愁交织,为悼念之情铺设了背景。
“斜晖窈窕,蟪蛄啼出,才子不能留。”斜阳温柔地洒在园中,蟪蛄(蝉的一种)的鸣叫在寂静中回响,这既是自然界的景象,也是对逝去生命的象征。才子不能留,暗含着对逝者的惋惜与不舍。
“虾须如有神山隔,画栋只藏愁。”虾须(一种植物)仿佛隔绝了神山,使得画栋(装饰精美的房屋)只能承载着无尽的忧愁。这里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悼念者内心的沉重与无法排遣的哀伤。
“旧日池塘,情波无尽,难荡木兰舟。”回忆起往昔,池塘中荡漾的情波无穷无尽,但如今却难以再乘木兰舟(古代的一种船)畅游,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无法挽回的遗憾。
整首词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展现了悼念之情的深沉与复杂,既有对逝者的怀念,也有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无法预知的忧虑。曹溶以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哀而不伤、深情而又略带悲凉的艺术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