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少年游·寿客》由明末清初的诗人曹溶所作,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宴饮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情感韵味。
“楸枰敲罢拂花茵”,开篇以棋盘和花丛为背景,棋局已终,主人轻轻拂去花丛上的尘埃,营造出一种闲适自在的氛围。棋盘象征着智慧与策略的较量,而花茵则代表了自然与美的享受,两者结合,展现了生活的多样性和情趣。
“相对玉嶙峋”,进一步描绘了宴席上的情景,玉器与嶙峋的石头相对,既体现了宴会的奢华与精致,也暗示了主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追求。这里,“玉嶙峋”一词巧妙地运用了对比手法,使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龙劫修来,秦灰不染,拾得太平身”,这几句诗通过神话传说和历史典故,表达了对长寿与和平的向往。龙劫,指的是传说中的灾难或考验;秦灰,借指历史的烟云,暗示时间的流逝;“拾得太平身”则是对获得安宁与幸福生活的渴望。整句话蕴含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当歌难舍鸬鹚杓,日日要沾唇”,诗人以饮酒为乐,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鸬鹚杓是一种古代酒具,这里用来形容饮酒的乐趣,同时也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每日饮酒,不仅是为了享受美酒,更是为了维系和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
“重阳节后,淋漓烟月,未减芳春”,最后两句将场景从宴席转移到了自然之中。重阳节过后,虽然季节更迭,但月色如水,烟雾缭绕,依然能感受到春天般的生机与活力。这里,诗人以自然界的美丽景象来比喻内心的愉悦与满足,表达了即使时光流转,生活依旧充满希望和美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曹溶作品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