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二)池阳泛舟作

春来江上打头风。吼层空。卷飞蓬。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

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

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

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

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鉴赏

这首词是宋代诗人李纲的《江城子·其二》。诗中描绘了春日江上之景,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家书不通的感慨,表达了诗人的客愁与归思。

“春来江上打头风”一句,以生动的画面展示了春天到来的景象,江上的微风似乎也带着春意。紧接着,“吼层空。卷飞蓬。”则形象地描绘了春风吹拂下的蓬草,被卷起在空中飞舞,如同大自然的盛宴。

“多少云涛,雪浪暮江中”这两句,用“云涛”和“雪浪”来比喻波涛汹涌的江水,展现了诗人对春日江景的独特感受。这里的“雪浪”可能并非真实的雪,而是形容江水的白浪。

接下来的“早是客情多感慨,烟漠漠,雨濛濛。”则转入了诗人的内心世界,表达了作为游子的孤独与怀念。烟雨朦胧的气氛加深了这种情愫。

“梁溪只在太湖东。长儿童。学庞翁。”此处提到的是诗人李纲的家乡,梁溪位于太湖之东,而“长儿童”及“学庞翁”则是对往昔时光的一种怀念,仿佛在诉说着家园的温暖。

最后,“谁信家书,三月不曾通。见说浙河金鼓震,何日到,羡归鸿。”诗人通过未能收到家信这一事实,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对消息传递之慢的无奈,同时也透露出对战乱(“金鼓”常用来比喻战争)即将结束、能够平安返回故乡的渴望。

总体来说,这首词通过景物描写与情感表达相结合,展现了诗人在春日江上的独特体验和对家园深切的思念。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一)再游武夷,至晞真馆,与道士泛月而归

武夷山里一溪横。晚风清。断霞明。

行至晞真、馆下月华生。

仙迹灵踪知几许,云缥缈,石峥嵘。

羽人同载小舟轻。玉壶倾。荐芳馨。

酣饮高歌,时作步虚声。

一梦游仙非偶尔,回棹远,翠烟凝。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

去年九日在衡阳。满林霜。俯潇湘。

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

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

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

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三)

晓来江口转南风。静烟空。整云蓬。

满眼高帆,隐映画图中。

呕轧数声离岸橹,云暗淡,雪溟濛。

扁舟归去五湖东。狎樵童。侣渔翁。

不管人间,荣辱与穷通。

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江月.赠友人家侍儿名莺莺者

意态何如涎涎,轻盈只恐飞飞。华堂偏傍主人栖。

好与安巢稳戏。揽断楼中风月,且看掌上腰支。

谪仙词赋少陵诗。万语千言总记。

形式: 词牌: 西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