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去年九日在衡阳。满林霜。俯潇湘。

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

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

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

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去年九月在衡阳,满林覆盖着霜。俯瞰潇湘水色。
回雁峰上,大雁似乎正向南方飞翔。
遥想此时茱萸应已插满枝头,唯独少了我那一份芬芳。
今年的佳节得以相伴,攀登层层山冈,举起盛满美酒的杯盏。
气候温暖,微风和煦,但菊花还未黄艳绽放。
明年此时,不知身体是否康健,只能沉醉在这秋日的阳光中。

注释

去年:指过去的九月。
衡阳:地名,湖南省的一个城市。
霜:秋天的霜冻。
潇湘:湘江的别称,泛指湖南地区。
回雁峰:位于湖南的著名山峰。
茱萸:一种植物,古时有在重阳节插茱萸的习俗。
遍插:到处插满。
我:诗人自己。
一枝香:象征诗人的缺席。
幸相将:有幸一同度过。
陟:登、上。
华觞:精致的酒杯。
地暖风和:气候宜人。
未:尚未。
菊开黄:菊花盛开,黄色代表秋季。
健否:身体健康状况。
判:断定,料想。
酩酊:大醉。
秋光:秋日的景色。

鉴赏

这首词作是李纲的《江城子·去年九日在衡阳》,体现了诗人对佳节美好的怀念和期待,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满林霜。俯潇湘。" 这两句描绘出一个秋天的景象,霜降满林,寒意浓重,而俯视潇湘水则是诗人从高处眺望,潇湘河流如带,给人以清冷之感。

"回雁峰头,依约雁南翔。" 这两句写出诗人心中的思绪随着归来的大雁飞向远方,而自己却无法摆脱对往日的缅怀和牵挂。

接下来的"遥想茱萸方遍插,唯少我,一枝香。" 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与他人共享节庆的孤独感,以及即使如此,他仍然保有自己的一份高洁与独立,象征着一枝清香。

"今年佳节幸相将。陟层冈。举华觞。" 这几句转而写到诗人在当年的佳节中得以与亲朋好友共聚,这种幸运让他能在高高的山岗上举杯畅饮,享受着美好的时光。

"地暖风和,犹未菊开黄。" 描绘出一个春日暖阳下的景象,虽然菊花还未开放,但已是生机勃勃之际,诗人通过这种细腻的观察表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

最后的"此会明年知健否,判酩酊,醉秋光。" 是诗人对于未来的一种期待和祝愿,希望自己能够在来年的这个时候仍旧健康,并且能在丰盈的酒精中沉浸于秋天的美好之中。

这首词作通过对比去年与今年的不同情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对美好生活的珍惜,以及对于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三)

晓来江口转南风。静烟空。整云蓬。

满眼高帆,隐映画图中。

呕轧数声离岸橹,云暗淡,雪溟濛。

扁舟归去五湖东。狎樵童。侣渔翁。

不管人间,荣辱与穷通。

试作五噫歌汉室,从隐遁,作梁鸿。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西江月.赠友人家侍儿名莺莺者

意态何如涎涎,轻盈只恐飞飞。华堂偏傍主人栖。

好与安巢稳戏。揽断楼中风月,且看掌上腰支。

谪仙词赋少陵诗。万语千言总记。

形式: 词牌: 西江月

苏武令

塞上风高,渔阳秋早。惆怅翠华音杳,驿使空驰,征鸿归尽,不寄双龙消耗。念白衣、金殿除恩,归黄阁、未成图报。

谁信我、致主丹衷,伤时多故,未作救民方召。调鼎为霖,登坛作将,燕然即须平扫。拥精兵十万,横行沙漠,奉迎天表。

形式:

念奴娇.宪宗平淮西

晚唐姑息,有多少方镇,飞扬跋扈。

淮蔡雄藩联四郡,千里公然旅拒。

同恶相资,潜伤宰辅,谁敢分明语。

媕婀群议,共云旄节应付。

于穆天子英明,不疑不贰处,登庸裴度。

往督全师威令使,擒贼功名归诉。

半夜衔枚,满城深雪,忽已亡悬瓠。

明堂坐治,中兴高映千古。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