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金沙井

泉脉应通海,沙痕漾细金。

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金沙井的景致与诗人对其的感悟。首句“泉脉应通海”,以想象之笔,将井水与大海相连,寓意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浪漫情怀。次句“沙痕漾细金”,通过细腻的描绘,将金沙井的水面比作细碎的金色波纹,生动地呈现了金沙井的独特风貌,同时也暗示了水中的金沙闪烁着光芒。

后两句“成仙吾未必,一酌洗烦心”则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与思考。他或许在思考是否能通过饮此井水而获得某种超凡脱俗的体验,但更深层次的是,他借由这口井水,寻求心灵的净化与解脱,希望一饮之后能洗净心中的烦恼与尘埃。这种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生活哲理的深刻洞察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金沙井的自然景观,更蕴含了诗人对人生、自然与内心的深刻思考,展现了宋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与哲学观念。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一)码碯坡

坡顶夜光发,人来雨后寻。

山祇原吝宝,君莫起贪心。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二)陶器坟

陶器为棺椁,中庸孰可名。

一丘春草色,两树野松声。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三)夜讲亭

往矣中庸子,亭标夜讲名。

我来何所得,襟袖水风清。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庚]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二十四)閒泉

人去泉长在,人忙泉自閒。

不供鱼鸟饮,只是照青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