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塘感怀

野老幽栖地,微茫烟雾开。

风生采樵径,日上钓鱼台。

入谷闻啼鸟,临池见早梅。

独怜荆棘底,萱草委荒苔。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幽远的乡村景象。首句“野老幽栖地”,点明了地点,暗示出一种远离尘嚣的隐逸生活。接着,“微茫烟雾开”一句,以烟雾的散去象征着朦胧中的清晰显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清新的氛围。

“风生采樵径,日上钓鱼台”两句,通过自然界的动态变化,展现了生活的日常与宁静。风吹过采樵的小路,日光照耀在钓鱼的台旁,既表现了劳动的场景,也体现了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入谷闻啼鸟,临池见早梅”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生动性与季节感。山谷中传来鸟儿的啼鸣,池边绽放着早梅,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视觉和听觉的体验,也暗示了春天的到来,以及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最后,“独怜荆棘底,萱草委荒苔”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中坚韧生命力的赞美。即使在荆棘丛生的地方,萱草依然生长,委身于荒苔之中,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精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生命坚韧精神的感慨,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情感的共鸣。

收录诗词(101)

谢复(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祠中即景言怀

夏日经行处,时闻啼鸟声。

桐馀几枝白,秧刺半田青。

杂树团清荫,来牟报小成。

虚堂共僧话,相对两忘情。

形式: 五言律诗

即事书怀

径路无媒昼掩扉,野情真与世相违。

老梅着雨半黄落,乳燕绕梁初学飞。

草色入帘青似染,槐阴夹道绿成围。

半吟半醉日西去,閒伴白云眠翠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秋兴

茅屋柴门老树村,樵歌牧唱自成群。

一溪红叶随流水,万叠青山隐白云。

人迹过桥霜后见,猿声啸月夜深闻。

自怜到处栖身好,野饭加餐酒半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半仙亭

悟得仙乡在眼前,桃花随处竟悠然。

旧时卜筑幽栖地,今日翻成小洞天。

饥采松花和露食,困临苔磴伴云眠。

回头白鹤閒相语,若道非仙却是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