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程周量

薇省仙郎安好无,别来三见落庭梧。

西风不尽雁初下,明月相思天一隅。

内诏写归金凤纸,新诗擎出木难珠。

故人落魄南江上,稳系藤蓑作老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陈恭尹所作的《寄程周量》。诗中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与关怀。

首联“薇省仙郎安好无,别来三见落庭梧”,开篇即以“薇省仙郎”称呼友人,流露出对对方身份的尊敬与怀念之情。接着,“别来三见落庭梧”一句,通过时间的流逝与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传达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孤独与思念。

颔联“西风不尽雁初下,明月相思天一隅”,运用了雁南飞和明月照人的意象,进一步深化了思念之情。西风中大雁南飞,象征着季节的更替与离别的无奈;而明月高悬,虽能照亮一方天地,却也映照出诗人独自一人、心有所思的孤独心境。

颈联“内诏写归金凤纸,新诗擎出木难珠”,则转而表达对友人才华与成就的赞美。内诏写归,暗示友人可能有重要的官职或荣誉归来;新诗擎出,木难珠比喻珍贵的诗文,展现其文学造诣之高。这一联既是对友人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其未来美好前景的祝愿。

尾联“故人落魄南江上,稳系藤蓑作老夫”,描绘了一幅落魄江湖、自得其乐的画面。诗人想象友人在南江之上,虽然生活可能不如意,但依然能够稳坐藤椅,以蓑衣为伴,过着悠闲自在的生活。这一联既是对友人坚韧不拔精神的赞扬,也是对其淡泊名利、享受生活的态度的欣赏。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状态的描绘,展现了深厚的人际情感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900)

陈恭尹(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 字:元孝
  • 籍贯: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
  • 生卒年:1631 ~1700

相关古诗词

李相如自滇池录示近诗率尔赋寄

游子辞乡十九春,诗加畴昔更清真。

粤台风雅稀前辈,蛮国山川老此人。

帐下飞书银箭晓,日边骑马剑花新。

眼中无限英雄泪,尽化明珠寄所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屈翁山薄游代州镇将赵君妻以姊子本秦人也读其白母书诗以纪怀

寒垣提剑欲从谁,边草年年只早衰。

乌鸟私情愁日短,雁门书札叹秋迟。

新为夫婿逢秦女,自写佳人入楚词。

旦夕彩衣还侍养,一双飞作凤来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腊月望夜湛用喈水边新阁落成招同诸子月下小饮

回塘天净见诸峰,新阁初开月在东。

倒影自摇窗户里,满轮飞入酒杯中。

孤村岁晚闻长笛,一叶寒声落细风。

渐逼春归幸邻近,花边不使坐成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寄送蒲衣自丹霞之福州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