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离家修行的孤独与坚定,以及他在修行过程中的自然和谐与内心宁静。首联“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展现了僧人出家时的决绝与对佛法的虔诚追求。颔联“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则通过自然界的动物与僧人的互动,表现了修行环境的和谐与僧人生活的简朴。颈联“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进一步展示了僧人在自然中修行的静谧与内心的平静。尾联“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表达了僧人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在修行中找到的精神家园的相似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僧人修行之路的孤独、和谐、宁静与思乡之情,富有哲理意味和情感深度。
不详
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远视高肩有凤文,生来不称在人群。
朱门香稻长如客,明月沧江总为君。
一种昂藏临水岸,数声清迥落寒云。
碧天路近飞犹懒,自啄霜毛向夕曛。
似空如色未分明,脉脉冥冥类有情。
钻隙入来知态巧,步虚遥上极身轻。
稍经宿雨销沉尽,又倚西风澹荡行。
最是贵人车马路,一回过去一层生。
因成形自洪炉里,冷处来希热处过。
贫士橐中千日计,五侯筵上一时歌。
写将妙质传圆月,别出新裁付小荷。
只用上边三四字,从来深愧读书多。
痴心未肯死前休,岂有丹方驻黑头。
吟苦望邀来世读,血枯皆代昔人愁。
流连好夜常穿晓,不出青春直过秋。
乞得老来还若此,目精明似电光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