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河兵兴京师乏食民部尚书曹公德基出使三吴因纪其事

东南寔天府,岁漕三百万。

龙城积红腐,虎士班白粲。

焉知十五年,不解戎马乱。

采稆以为食,屯集成背叛。

至今两河地,僵尸作京观。

诸侯土贡绝,君忧切宵旱。

尚书出宣旨,跋涉非所惮。

国无九年蓄,志士常切叹。

空山独病卧,无书托飞翰。

中宵望使星,迢迢阻河汉。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描绘了明朝时期两河流域战乱导致的饥荒景象,以及朝廷派遣民部尚书曹德基出使三吴地区以解决京城粮食短缺问题的事件。开篇即点明东南富饶之地,每年漕运三百万石粮食,然而战乱使得龙城粮食堆积腐烂,士兵们衣衫褴褛。十五年间,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甚至为了生存采集野菜为食,导致地方叛乱频发。

诗中提到两河地区尸骨成堆,象征着战争的残酷与人民的苦难。诸侯进贡中断,君主忧虑如夜间的干旱。尚书曹德基奉旨出使,不辞劳苦,展现了官员的责任与担当。诗中也表达了对国家储备不足的担忧,以及志士们的深切感叹。

最后,诗人自述在空山中病卧,无法通过书信表达心声,只能在深夜仰望使者星,却因距离遥远而难以相见。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生疾苦的现实,同时也体现了对官员勤勉尽责的赞美和对和平稳定的渴望。

收录诗词(587)

贝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金子厚归杭

故人金子厚,四十犹落魄。

扁舟溯江涛,访我黄山脚。

我惭老穷经,春蚕空自缚。

羡君神仙姿,翩翩九皋鹤。

不上光范书,暂卖壶公药。

高视万物表,道尊卿相薄。

山中十日留,穷天慰离索。

联诗出险语,酌酒成大噱。

东风碎河冰,归思中夜作。

鹅黄催柳条,椒红折梅萼。

重来未有期,惜别中颇恶。

俱宜慎出处,一瓢宁改乐。

飞鸿正南来,有书幸相托。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泮池荷花

荷生泮池中,云覆明镜密。

清飙激回芳,浊水钟妙质。

凝碧洗朝雨,嫣红酣落日。

折茎或牵丝,食薏时摘实。

犹疑南浦泛,谅匪东林匹。

形式: 古风 押[质]韵

戏赠李焕章

善博不成枭,善射灴中鹄。

及此感衰谢,世道方局促。

皎皎明月珠,如何混鱼目。

形式: 古风

食糟蟛蚏

江乡富鱼错,有物小而铠。

天晴走白沙,月暗来沧海。

空怜朔客疑,尚被南翁采。

刀斧不足膏,瓶罂遂俱逮。

失身酒泉流,举族糟丘醢。

对此汝哀汝,生食之岂罪。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