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秋滩一望平,远远见山城。
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
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
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季山川的景象,充满了静谧与深远之感。开篇“秋滩一望平”即设定了一个广阔平和的画面,让人仿佛能看到那片汪洋的水面在秋日的阳光下闪耀着金色的光辉。紧接着“远远见山城”则将视线引向远方,那山城似乎就在眼前,却又带有一种遥不可及的神秘感。
诗人随后描绘了自然界的细节,“落日啼乌桕,空林露寄生”,这里“落日”指的是夕阳西下,那些黑色的鸟儿(“乌桕”)在暮色中啼叫着,这种场景常见于许多古典诗词中,用以表现秋天的寂静和萧瑟。而“空林露寄生”则是说那被落日余晖所照耀的林间,露珠挂满树梢,就像是自然界中的珍珠装饰。
接下来的两句,“烧畬残火色,荡桨夜溪声”,展示了诗人对秋天农事的关注。“烧畬”指的是农民在秋收后将田间的秧秆等焚烧,以肥田地。这“残火色”映照着晚霞,更显得秋意浓重。而“荡桨夜溪声”则描绘了夜幕降临时,溪流潺潺的声音,它们像是大自然的乐章,在静谧中回响。
最后两句,“况是曾游处,桑田小变更”,诗人表达了一种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与感慨。这里“桑田”指的是时间流逝带来的变化,而“小变更”则意味着虽有改变,但总体而言,那些曾经游历过的地方依旧保持着原有的风貌。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不详
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积潦池新涨,颓垣址旧高。
怒蛙横饱腹,斗雀堕轻毛。
碧瘦三棱草,红鲜百叶桃。
幽栖日无事,痛饮读离骚。
重槛构云端,江城四郁盘。
河流出郭静,山色对楼寒。
浪草侵天白,霜林映日丹。
悠然此江思,树杪几樯竿。
历历四弦分,重来上界闻。
玉盘飞夜雹,金磬入秋云。
陇雾笳凝水,砂风雁咽群。
不堪天塞恨,青冢是昭君。
白马顿红缨,梢毬紫袖轻。
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
叉手胶黏去,分鬃线道絣。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