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儿(其十二)

待欲□、家山未得,方知名不如酒。

丹砂便做金句漏,难遣鬓青似柳。试搔首。

记移竹南塘,又是三年后。情怀非旧。

叹少日相如,垆边老去,能赋上林否。

种兰处,赢得青青种韭。渊明中路相候。

何须更待三三径,也自长拖衫袖。青袍皱。

便持当金貂,赊取邻家有。小儿拍手。

笑昨醉如泥,盟言止酒,何事醒来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翻译

正想放弃追求,家乡仍未归还,才明白名声还不如美酒。
即使炼成丹砂般珍贵,也无法留住青春如柳叶般易逝的容颜。试着轻轻抓头思考。
想起当初移栽的竹子在南塘,已经过去了三年。心境已非昔比。
感叹年轻时的司马相如,如今在酒肆老去,还能否写出《上林赋》那样的佳作。
种植兰花的地方,如今只剩下韭菜青青。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已在等待。
无需再期待三三两两的小径,也会自然地拖着宽大的衣袖。青色官袍已显褶皱。
就算拿它当作金貂换酒,向邻居借贷也不足惜。小孩子拍着手笑。
嘲笑自己昨日醉得像泥一样,曾发誓戒酒,为何醒来后却又忍不住。

注释

名:名声。
酒:美酒。
鬓青:形容年轻的黑发。
移竹:移动竹子。
情怀:心情, 情感。
相如:司马相如,汉代著名辞赋家。
青袍:古代官员的低级官服。
金貂:贵重的皮衣,比喻富贵。
盟言止酒:曾经发誓不再饮酒。
醒来:从醉眠中醒来。

鉴赏

这首词是宋末元初诗人刘辰翁的《摸鱼儿·其十二》。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往昔时光和旧友的怀念之情的词作。

"待欲□、家山未得,方知名不如酒。" 这两句通过对比名声与美酒,反映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差距的无奈感受,同时也表达了对酒能暂时忘却烦恼的向往。

"丹砂便做金句漏,难遣鬓青似柳。试搔首。" 这几句则描绘诗人年华老去、头发变白的现实,但心中仍然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留恋。

"记移竹南塘, 又是三年后。情怀非旧。叹少日相如,垆边老去,能赋上林否。种兰处,赢得青青种韭。渊明中路相候。" 这几句通过回忆三年前移竹至南塘的情景,表达了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感慨,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自然、生活的淡泊与自得。

"何须更待三三径,也自长拖衫袖。青袍皱。便持当金貂,赊取邻家有。小儿拍手。笑昨醉如泥,盟言止酒,何事醒来又。" 最后几句则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其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对往日豪饮乐事的怀念。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诗人的内心独白和对周遭环境的观察,展现了一个在物是人非、时光荏苒中寻求自我价值与平衡的灵魂状态。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其十一)

正何须、阳关肠断,吴姬苦劝人酒。

中年怀抱萦萦处,看取伴烟和柳。柳摇首。

笑飞到家山,已是酴醾后。留连话旧。

问溪上儿童,颇曾见我,有此故人否。

相逢地,还忆今宵三韭。青山知了迎候。

东风自送归帆去,吹得乱红沾袖。暮云皱。

听杜宇高高,啼向无何有。江花垂手。

任春色重来,江花更好,难可少年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其十四)守岁

是疑他、春来倏忽,是疑岁别人去。

古今守岁无言说,长是酒阑情绪。堪恨处。

曾亲见都人,户户银花树。星河未曙。

听朝马笼街,火城簇仗,御笔已题露。

人间事,空忆桃符旧句。三茅钟自朝暮。

严城夜禁故如鬼,况敢凭陵大嘑。冬冬鼓。

但画角声残,已是新人故。休思前度。

叹五十加三,明朝领取,闲看五星聚。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酒边留同年徐云屋三首(其一)

怎知他、春归何处,相逢且尽尊酒。

少年袅袅天涯恨,长结西湖烟柳。休回首。

但细雨断桥,憔悴人归后。东风似旧。

问前度桃花,刘郎能记,花复认郎否。

君且住,草草留君剪韭。前宵更恁时候。

深杯欲共歌声滑,翻湿春衫半袖。空眉皱。

看白发尊前,已似人人有。临分把手。

叹一笑论文,清狂顾曲,此会几时又。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满江红(其四)寿某翁

十岁儿童,看骑竹、花阴满城。

与新第、桐乡孙子,高下齐生。

倚枕不寻柯下梦,举头自爱橘中名。

但有时、米价问如何,公助平。东西塾,听书声。

长短卷,和诗成。总神仙清福,前辈家庭。

试问凌烟图相国,何如洛寺写耆英。

甚天公、属意富民侯,银信青。

形式: 词牌: 满江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