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仁怨

呼伯仁,百口累。

卿卿不闻伯仁出,醉叱群奴杀诸贼。

卿负我,我负公,军中应对声如钟。

三言不答二贤死,义未灭亲先杀士。

君不见王彬哭友不拜兄,幽冥未必无知己。

形式: 乐府曲辞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李东阳所作的《伯仁怨》。诗中以呼伯仁为主角,通过他的口吻表达了对背叛和冤屈的深深怨恨。"百口累"暗示了家庭重担,"卿卿不闻伯仁出"描绘了伯仁在外征战,家人却不知其生死的困境。"醉叱群奴杀诸贼"展现了他在混乱中的无奈之举,同时也揭示了被逼无奈的境地。

"卿负我,我负公"表达了他对朋友和职责的双重背叛感到痛心,"军中应对声如钟"则刻画出他在战场上的决绝与威严。"三言不答二贤死"描述了因言语不合导致的悲剧,"义未灭亲先杀士"揭示了亲情与道义之间的冲突,以及伯仁内心的矛盾和痛苦。

最后,诗人引用王彬哭友而不拜兄的故事,暗示伯仁虽然身处困境,但仍坚守友情和道义,即使在生死之间,也不忘对知己的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体现了明朝文人对于忠诚、友情和牺牲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558)

李东阳(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 字:宾之
  • 号:西涯
  •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 生卒年:1447年-1516年

相关古诗词

氐带箭

秦鞭断江江逆流,八公草木皆为仇。

山头鹤唳争回首,城南老氐带箭走。

雄兵百万如倒山,三十年来一翻手。

君不见扪虱翁,遗言莫遣西师东。

妇人孺子徒为忠,燕山饥鹰思弄风,归来但哭阳平公。

形式: 乐府曲辞

五斗粟

五斗粟,不屈人。五株柳,不出门。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形式: 乐府曲辞

燕巢林

胡马来,饮淮浦。春燕归,巢江树。石头城,立不住。

狼居胥,在何处?耕问奴,织问婢,谁遣书生论兵事?

万里长城元自弃,生不逢檀道济。

形式: 乐府曲辞

㲰狗叹

石头城中镇将死,父忠臣,儿孝子。

袁家小儿匿不住,乳母怒,门生喜。

杀郎君,要贼利,天地鬼神须鉴汝。

斗场开,㲰狗戏,狗噬狂生如噬豕。

狗亦有知能报主,齐朝司空空姓褚。

形式: 乐府曲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