壶中天.五月十九

乘鸾驾鹤,问神仙何日,崧高生甫。

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夏五。

饮了蒲觞,才经半月,昴宿行初度。

荣华富贵,一时都由分付。

曾记三月春浓,花风烂熳,吹散鸳鸯侣。

虽则烧香遥祝寿,争似手斟香醑。

便驾云軿,去登绣阁,说个诚心语。

蟠桃熟未,请伊亲问王母。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翻译

乘坐鸾鸟仙鹤,询问神仙何时,我能在崧高山出生。
从琼台飞下,告知的消息是,正是今年夏季五月初。
喝了菖蒲酒,仅过半月,昴星开始运行新的一周。
荣华富贵,一切皆由命运安排。
还记得那三月春意正浓,花香四溢,吹散了鸳鸯伴侣。
虽然远距离烧香祝寿,怎比得上亲手斟酌美酒。
此刻要驾云车,前往华丽的阁楼,说出真心的话语。
蟠桃是否已熟?请她亲自问问王母娘娘。

注释

乘鸾驾鹤:乘坐仙鹤。
崧高:崧山。
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
琼台:仙境中的玉台。
夏五:农历五月。
蒲觞:菖蒲酒。
昴宿:二十八星宿之一。
分付:交付,安排。
花风烂熳:花开得繁盛, 风景优美。
香醑:美酒。
云軿:云车。
绣阁:华丽的闺阁。
蟠桃:神话中长生不老的仙桃。
王母:王母娘娘。

鉴赏

这首诗是一篇描写神仙生活和仙界情景的作品,语言华丽,想象丰富。从内容上看,诗人借问答形式探讨了与神仙交流的情境,以及对神仙世界的一种向往。

"乘鸾驾鹤,问神仙何日,崧高生甫。" 这几句设置了一种超现实的场景,诗人想象自己骑着瑞兽,驾驭着神鸟,向神仙询问某个特殊的日期,同时也描绘了仙境中的一处奇特山峰。

接着的“飞下琼台,因报道,恰是今年夏五。”则进一步展现了仙界的信息传递方式,以及时间观念上的不同。这里的“夏五”指的是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古代的一个节气,也常被用来象征生机勃发。

"饮了蒲觞,才经半月,昴宿行初度。" 这几句则描写了一种仙界饮宴的情景,其中“蒲觞”是一种仙酒,“昴宿行初度”则表达了一种时间的流转和宇宙秩序。

"荣华富贵,一时都由分付。" 此处暗示了神仙世界中对待遇的看法,似乎一切尊荣与财富都是由命运所安排。

接下来的“曾记三月春浓,花风烂熳,吹散鸳鸯侣。”则是对过往某个美好时光的回忆,那种繁盛的春天,花香和风,以及水鸟嬉戏的情景,都被诗人以细腻笔触勾勒。

"虽则烧香遥祝寿,争似手斟香醑。" 这里表达了对长生不老的一种向往,即便是远距离的祝愿也不如亲自斟酌仙酒来得贴切和真诚。

最后“便驾云軿,去登绣阁,说个诚心语。”则展现了一种决心,又一次回到那神秘的仙界去表达自己的真挚之言。紧接着的是对王母的一种亲近请求:“蟠桃熟未,请伊亲问王母。” 这里的“蟠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长生不老的果实,诗人在询问神仙世界的最高统治者——王母关于这神圣果实是否成熟,这既是对永生的渴望,也是一种对神界生活的无限向往。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生动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勾勒出了一幅仙境图景,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求永恒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壶中天/念奴娇.庆刘孺人七月初三

秋才三日,听画檐外,数声乌鹊。

元是嫦娥迎巧夕,预驾横空仙鹤。

翠鬓生云,朱颜晕酒,□□难描摸。

优游渤海,玉琴重理弦索。

曾记乃祖刘晨,天台归后,留得长生药。

兼有蟠桃三五颗,尽付女孙收著。

分了仙翁,更分儿息,同作蓬莱约。

年年今日,大家欢笑为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押[药]韵

壶中天/念奴娇.寿赵戎母七十

古来稀有,只闻道、是个人生七十。

还遇小春梅蕊绽,对景装排绮席。

云帔拖霞,朱颜晕酒,瑞气明南极。

瑶池欢宴,玉杯争劝琼液。

堪羡玉叶名郎,天潢毓秀,梧竹生标格。

百万貔貅归总押,霸气豪无敌。

藩屏皇家,荣封寿母,名著金闺籍。

融融液液,共看桃结佳实。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寿伯母十二月初六

嘉平时候,算尧阶蓂叶,才方开六。

婺女当年曾降瑞,产作仙姿清淑。

金玉满堂,儿孙满目,心事今都足,嘻嘻哈哈,一门和气可掬。

何幸诞节称觞,湖山堂上,燕集皆亲族。

犹子不能歌盛美,但借湖山为祝。

福比湖深,寿齐山耸,岁岁颜如玉。

好陪王母,共看几度桃熟。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壶中天/念奴娇.十二月十五

霜月团圆天似水,还是神仙诞日。

形式: 押[质]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