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五)

缲车香里过征衫,白茧黄丝两两三。

不是秋风上饶路,一生不信有冰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翻译

在缲车散发出的香气中走过穿着征衣的人
白色的蚕茧和黄色的丝线交织在一起

注释

缲车:缫丝机,用来抽丝的工具。
征衫:远行或征战时穿的衣服。
白茧黄丝:指蚕茧和丝线的颜色,白色和黄色。
饶路:丰富或充足的道路,这里指丰收的季节。
冰蚕:传说中的罕见品种,丝质极好,像冰一样光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杨万里所作,名为《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五)》。诗中的意境和词汇运用都体现了作者的才华和对自然景观细腻的情感描绘。

首句“缲车香里过征衫”,“缲车”指的是蚕丝,“香里”则是形容环境的美好,意指诗人在一片清新的气氛中穿行,而“过征衫”表明季节可能是春末或夏初,这时蚕已结茧。这里不仅描绘了景象,也暗示了一种生长与繁殖的生机。

次句“白茧黄丝两两三”,则具体形容了蚕丝的颜色和数量,“白茧”指的是未染色的蚕茧,而“黄丝”则是成熟后的蚕丝。这里用数字“两两三”来点缀,既增加了诗歌的韵律美,也强调了自然景象的细节之美。

第三句“不是秋风上饶路”,此处作者在否定,这里的“秋风”通常与寒冷、收获等意象联系,但这里通过否定表明当前并非秋季,故而不是由秋风带来的凉意,而是别有所指的“上饶路”。这里“上饶路”可能暗示了一种自然界中生机勃发的情景。

末句“一生不信有冰蚕”,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规律的一种坚持和信仰,“冰蚕”是指冬天的蚕,但在这里,诗人表示自己一直都不相信会有蚕在严寒中出现。这句话既强调了作者对自然观察的细致,也透露出一丝幽默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蚕丝和季节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生机勃发场景的喜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的个性和他对于生命规律坚定信念的一面。

收录诗词(4294)

杨万里(宋)

成就

南宋著名诗人、大臣,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中兴四大诗人”。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经历

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 字:廷秀
  • 号:诚斋
  • 籍贯: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
  • 生卒年: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

相关古诗词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四)

身行衢信两中间,夹路尖峰面面寒。

只道秋山似春笋,不知春笋似秋山。

形式: 七言绝句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三)

赤日中涂绿树阴,肯将碧伞借行人。

片云忽在树头上,失却勋劳庇得身。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二)

远峰隔水醒人心,一半斜阳一半阴。

仙子更衣晚妆束,紫茸领子翠毛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过玉山东三塘五首(其一)

笋舆拾得小凉天,旋与开窗急捲帘。

十里轻云阁秋日,日光移在远峰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