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游罗浮山

客迷堕涧逢玉京,云行夭乔风号鸣。

暗中过尽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

东坡南去类此客,挤者力尽非求生。

偶然濒海少氛气,复有福地容躬耕。

诸侯历聘谢鲁叟,茅檐燕坐师老彭。

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

远游脱屣入盖竹,初怪长史留家庭。

后来玉斧小儿子,亦入真诰参仙经。

试令子弟学诸许,还家不用剑阁铭。

洞天闻亦有图籍,但恐未免如公卿。

此心愿与世无事,不愿与世平不平。

形式: 古风

翻译

游人迷失在深涧中,遇见了仙境玉京,云彩飘动在高大的乔木间,风声呼啸。
他在黑暗中穿过了滑溜溜的石头,惊喜地看到朝霞照亮了宫殿。
像东坡南行的旅人一样,他并非为了生存,而是尽力挤入这片宁静之地。
偶尔海边的气候宜人,这里有福地供人耕作。
诸侯们纷纷来访,向老者鲁叟请教,他们在简陋的茅檐下静坐聆听彭老的教诲。
天空中的星辰旋转,仿佛日珠般沉重,人间的一切在天宇看来都如鸿毛般轻盈。
世俗的牵绊逐渐消融,原始的生命力重新显现,蛟龙般的凶猛也显露出来。
他远游归来,放下鞋子进入竹林,起初惊讶长史为何留在家中。
后来的小玉斧,也就是他的孩子,也加入了修仙的行列,研读仙经。
他教导孩子们学习,回家后无需再依赖剑阁上的铭文。
听说洞天也有书籍记录,但他担心那里的生活也会有官场的纷争。
他的愿望是与世无争,不希望卷入世间的不平之事。

注释

玉京:仙境。
夭乔:高大的乔木。
石髓:形容滑溜的石头。
观阙:宫殿。
东坡:苏轼的别称。
挤者:努力进入的人。
氛气:气候。
茅檐:简陋的屋檐。
老彭:古代传说中的长寿老人。
鸿毛:比喻极轻的事物。
冰雪解:世俗牵绊消除。
蛟虬:古代神话中的龙类。
长史:古代官职。
玉斧:可能指神仙或贵人的象征。
剑阁铭:剑阁的铭文,代指功名利禄。
公卿:古代高级官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辙的《次韵子瞻游罗浮山》,通过对子瞻(苏轼)游罗浮山的想象和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超凡仙境的向往以及对世俗名利的淡泊态度。首句“客迷堕涧逢玉京”,以客人迷失在仙境比喻苏轼的游历,接下来通过“云行夭乔风号鸣”描绘了山中的神秘氛围。诗人提到“石髓滑”、“惊喜观阙朝霞明”,暗示了山中奇景和子瞻的欣喜。

诗人将自己比作“东坡南去类此客”,表达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即使身处海边,也能找到宁静之地躬耕。接着,诗人赞美了像“鲁叟”、“老彭”那样的隐逸生活,远离尘世纷扰。诗人感叹自然界的法则,“天枢旋结日珠重,人寰下视鸿毛轻”,表达了对天地间万物轻重观念的转变。

“俗缘渐觉冰雪解,元气乍复蛟虬狞”意味着世俗的牵绊逐渐消融,而原始的生命力开始显现。诗人想象自己“远游脱屣入盖竹”,对子瞻的生活方式表示羡慕。最后,诗人提到“洞天图籍”和“剑阁铭”,暗示了对仙道文化的兴趣,但又担心这种追求会带来权贵般的困扰。

整首诗以次韵的形式,既是对子瞻游历的回应,也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体现出他对超然境界的向往和对世俗功名的淡泊。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游道场山何山

两山相负为峰麓,流水重重注溪谷。

游人上寻流水源,未觉崎岖病双足。

山深下视云漫漫,径垂石底千屈盘。

松林阴森白日静,忽惊人世如奔湍。

客行不避苦寒出,僧定端居不下席。

人生嗟与草木同,置身所在由初植。

堂中白佛青髻鬟,气象冲淡非人间。

坐令远客厌奔走,径欲筑室依空山。

木鱼桹桹夜将旦,星斗攲斜挂山半。

行役有程未可留,将出山门复长叹。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渼陂鱼

渼陂霜落鱼可掩,枯芡破盘蒲折剑。

巨斧敲冰已暗知,长叉刺浪那容闪。

鲸孙蛟子谁复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邂逅相遭已失津,偶然一掉犹思堑。

嗟君游宦久羊炙,有似远行安野店。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

少年勿笑贪匕箸,老病行看费针砭。

羊生悬骨空自饥,伯夷食菜有不赡。

清名惊世不益身,何异饮醯徒酷酽。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赋雪二首(其一)

麦苗出土正纤纤,春早寒官令尚严。

云覆南山初半岭,风乾东海尽成盐。

来时瞬息平吞野,积久攲危欲败檐。

强付酒樽判醉熟,更寻诗句斗新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兄诗有味剧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

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

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

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饭欢有馀,去岁此时初到颍。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