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渼陂鱼

渼陂霜落鱼可掩,枯芡破盘蒲折剑。

巨斧敲冰已暗知,长叉刺浪那容闪。

鲸孙蛟子谁复惜,朱鬣金鳞漫如染。

邂逅相遭已失津,偶然一掉犹思堑。

嗟君游宦久羊炙,有似远行安野店。

得鱼未熟口流涎,岂有哀矜自欺僭。

人生饱足百事已,美味那令一朝欠。

少年勿笑贪匕箸,老病行看费针砭。

羊生悬骨空自饥,伯夷食菜有不赡。

清名惊世不益身,何异饮醯徒酷酽。

形式: 古风

翻译

渼陂湖面霜降鱼藏深,枯芡残破蒲叶如剑
大斧破冰早有预感,长叉入海不容闪躲
鲸鱼后代蛟龙子,又有谁会惋惜它们
红鳍金鳞如被染色,相遇却已失去归途
感叹你仕途长久,像远方旅人投宿野店
鱼还未熟已垂涎欲滴,哪有哀怜自己欺瞒
人生满足万事皆了,美食怎能一日欠缺
少年莫笑贪吃之人,老病缠身需针砭治疗
羊骨悬挂空自饥饿,伯夷清贫菜蔬难填
清名惊世却于己无益,犹如饮酸仅觉浓烈

注释

渼陂:地名。
霜落:霜降。
枯芡:枯萎的芡实。
蒲折剑:比喻枯蒲坚韧如剑。
敲冰:破冰。
暗知:隐约感知。
鲸孙:鲸鱼后代。
蛟子:蛟龙之子。
邂逅:偶然相遇。
失津:迷失方向。
游宦:仕途。
羊炙:烤羊肉。
哀矜:怜悯。
欺僭:欺骗自己。
人生饱足:人生满足。
美味:美食。
贪匕箸:贪吃。
费针砭:需要治疗。
悬骨:悬挂的骨头。
伯夷食菜:指伯夷的清贫生活。
清名:清誉。
益身:有益自身。
饮醯:饮醋。
酷酽:极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子瞻渼陂鱼》,诗人以渼陂冬季捕鱼为题材,通过描绘霜落、枯芡、蒲剑等景象,展现出渔人捕捞的艰辛和鱼儿的珍贵。诗人以鲸孙蛟子比喻被捕的鱼,感叹它们的遭遇,并借此寓言人生的短暂和世事无常,如同邂逅的危险与偶然。

诗中提到的“羊炙”和“野店”,暗示了诗人对仕途奔波的感慨,以及对美食的向往。他劝诫年轻人不要嘲笑贪食,因为人生短暂,应及时享受生活中的美味。他还引用羊生悬骨和伯夷食菜的故事,强调清名并不能带来实质的满足,唯有享受生活才是真谛。

最后,诗人以“清名惊世不益身,何异饮醯徒酷酽”作结,指出过于追求虚名只会让人疲惫,不如实实在在地享受生活。整首诗语言生动,寓意深远,体现了苏辙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子瞻赋雪二首(其一)

麦苗出土正纤纤,春早寒官令尚严。

云覆南山初半岭,风乾东海尽成盐。

来时瞬息平吞野,积久攲危欲败檐。

强付酒樽判醉熟,更寻诗句斗新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次韵子瞻道中见寄

兄诗有味剧隽永,和者仅同如画影。

短篇泉冽不容挹,长韵风吹忽千顷。

经年淮海定成集,走书道路未遑请。

相思半夜发清唱,醉墨平明照东省。

南来应带蜀冈泉,西信近得蒙山茗。

出郊一饭欢有馀,去岁此时初到颍。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其一)

托身游宦乡,终老羡箕颍。

隐居亦何乐,亲爱形随影。

念兄适吴越,霜降水初冷。

翩然事舟楫,弃此室庐静。

平明知当发,中夜抱虚警。

永怀江上宅,归计失不猛。

人生徇所役,有若鱼堕井。

远行岂易还,剧饮终难醒。

不如早自乞,闲日庶犹永。

世事非所忧,多忧亦谁省。

形式: 古风

次韵子瞻颍州留别二首(其二)

放舟清淮上,荡潏洗心胸。

所遇日转胜,恨我不得同。

江淮忽中断,陂埭何重重。

紫蟹三寸筐,白凫五尺童。

赤鲤寒在汕,红粳满霜风。

西成百物贱,加餐慰贫穷。

胡为复相念,未肯安南东。

人生免饥寒,不受外物攻。

不见田野人,四壁编茅蓬。

有食辄自乐,谁知富家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