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八)

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

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

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

形式: 古风

翻译

原本风雅无需刻意创作,却因忧虑时事而生。
菊花凋零让人怀念陶渊明,江水浑浊令人感叹屈原的命运。
我品味着思王的诗歌,如同聆听清庙中的瑟音。
文雅之风幸好未完全消逝,暂且举杯共饮以慰藉心灵。

注释

风骚:指文采和才情。
作:创作。
忧患:忧虑和苦难。
菊荒:菊花稀疏,象征隐逸生活。
陶:陶渊明,东晋诗人。
江浑:江水混浊,比喻世道艰难。
沉屈:沉痛,比喻遭遇不幸。
思王:思王,可能是诗人对某位有才华的王的敬称。
清庙瑟:清庙,古代祭祀宗庙的音乐,瑟,古乐器。
斯文:指文雅之风、文化传统。
坠:消失。
杯中物:指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廌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在秋天赏菊时的心境和情感。开篇"风骚本无作,强为忧患出"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忧虑不是没有原因,而是在外界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情绪。

"菊荒思卧陶,江浑叹沉屈"中的“菊荒”描绘了一片荒凉中的菊花,这些菊花在秋风中摇曳,似乎也带上了诗人的忧愁。"江浑叹沉屈"则是形容江水的波涛声和深邃,暗示了诗人心中的郁闷。

接着“吾观思王诗,复若清庙瑟”表明诗人阅读古代贤者如思王的诗篇时,又仿佛感到了一种清冷孤寂之感。这里的"清庙"可能象征着一种超脱世俗的精神状态,而"瑟"字则强化了这种秋天特有的萧瑟气氛。

最后,“斯文幸未坠,且进杯中物”表达了一种对传统文化的珍惜和庆幸,以及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忧愁的情感。诗人希望能够在这份文化中找到慰藉,同时也借酒浇愁。

整首诗通过赏菊这一秋天特有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个人情感的低沉反映出了一种萧瑟、哀伤之美,是宋代文人特有的审美情趣。

收录诗词(437)

李廌(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万人敌”之才。由此成为“苏门六君子”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县),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 字:方叔
  • 号:德隅斋
  • 籍贯:华州(今陕西华县)
  • 生卒年:zhì)(1059-1109

相关古诗词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一)

楚女唱桃叶,楚巫歌竹枝。

壮士抚长铗,语阑亦兴悲。

君看拱把松,中有千岁姿。

蕣华不及夕,柯叶漫成篱。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德麟仲宝过谢公定酌酒赏菊以悲哉秋之为气萧瑟八字探韵各赋二诗仍复相次八韵某分得哉萧二字(其五)

青松多陈根,女桑漫柔枝。

虚心任寒暑,宁与铁炭期。

旨酒有妙致,青山多令姿。

醉游卧丘壑,于予复何为。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同德麟诸公观秋风阁自赋诗台乘月汎江

虚阁凌缥缈,危台俯湠漫。

凭槛眺落景,倚柱送归翰。

空濛暝色合,惝恍天宇宽。

皎皎明月上,炯炯青林端。

寂历四郊静,阴森清夜阑。

秉烛下草岸,回船遵柳滩。

繁星粲湛彩,白烟隐微澜。夷犹放?溜,闇澹数烟峦。

絺衣凉风发,角巾滋露漙。

心适醒亦狂,乐极清更欢。

叩舷过龙室,抵掌惊水官。

仍思爇犀炬,下欲窥蛟盘。

风云袭毛发,冰雪澡肺肝。

慨叹念前哲,兴怀成壮观。

蹇予弃圳亩,放意远游般。

合鞅昔徂岁,维舟今戒寒。

佩服良友义,论言畏涂难。

兹游兴不浅,冒险夜未安。

风波彼何惧,忠信邪能奸。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回心岭

万仞嵩峰接天远,妖武登封艰步辇。

初登峻岭已回心,何事艰难能黾勉。

亦似徽之泛剡溪,想见王阳临蜀坂。

老子山林兴不浅,兴尽中涂犹欲返。

古人戒在末路难,九十常为百里半。

世上风波更可憎,心不可回聊自劝。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