谕俗(其二)

西村人渐归,撑柱烧残屋。

东村但蒿莱,死者无人哭。

昔兹号富穰,被祸尤残酷。

二三里中豪,丧乱身为僇。

遗骸怅莫掩,饥鸢啄其腹。

岂无平生时,意气凌乡曲。

锥刀剥微利,舞智欺茕独。

锦囊收地券,奕叶相传续。

只今邻叟耕,岁岁输官谷。

尔曹何颛愚,人生固多欲。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灾难之后农村的凄凉景象和人们的悲惨遭遇。"西村人渐归,撑柱烧残屋"表明人们在返回家园时,只能看到被火焚毁的破败房屋,给人的情感带来深重的打击。"东村但蒿莱,死者无人哭"则形象地展示了另一个村庄由于灾难而变得荒凉,连哀悼亡者的声音都已不再存在。

接下来的"昔兹号富穰,被祸尤残酷"与"二三里中豪,丧乱身为僇"反映了过去被称颂的富饶之地,如今却遭受了极其残酷的灾难。人们原本过着安稳的生活,现在却陷入混乱之中,甚至有的人成了流离失所的孤魂。

诗人通过"遗骸怅莫掩,饥鸢啄其腹"这一悲惨画面,强调了灾后生灵涂炭,无人收葬的情状,连野兽也不放过这残酷场景。"岂无平生时,意气凌乡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怀念和现实与理想之间巨大的反差。

在接下来的描写中,"锥刀剥微利,舞智欺茕独"可能是在讽刺那些利用灾难牟取私利之人的行径。"锦囊收地券,奕叶相传续"则是对某种权力和财富的象征性描写,它们似乎在灾后仍然被人所争夺。

最后两句"只今邻叟耕,岁岁输官谷。尔曹何颛愚,人生固多欲"则是对现实生活中的农民的辛酸写照,他们年复一年地向官府缴纳税粮,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人们贪婪无厌的欲望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比灾难前后的巨大反差,抒发了对人性的深刻反思和对生活苦难的同情。

收录诗词(673)

刘子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彦仲,又号病翁,学者称屏山先生。刘韐子,刘子羽弟。以荫补承务郎,通判兴化军,因疾辞归武夷山,专事讲学,邃于《周易》,朱熹尝从其学。著有《屏山集》

  • 字:彦冲
  • 号:屏山
  • 籍贯:建州崇安(今属福建)
  • 生卒年:huī)(1101~1147

相关古诗词

谕俗(其一)

故园丧乱馀,归来复何有。

邻人虽喜在,忧悴成老叟。

为言寇来时,白刃穿田亩。

惊忙不知路,夜踏人尸走。

屋庐成飞烟,囊橐无暇取。

匹夫快恩雠,王法谁为守。

艰难历冬夏,迁徙遍林薮。

深虞逻寇知,儿啼扼其口。

树皮为衣裳,树根作粮糗。

还家生理尽,黑瘦面如狗。

语翁翁勿悲,祸福较长久。

东家红巾郎,长大好身手。

荒荒战场中,头白骨先朽。

形式: 古风 押[有]韵

负暄

宵寒卧增裯,昼寒起增衣。

何如负暄乐,高堂日晖晖。

引光扉尽辟,追影榻屡移。

妙趣久乃酣,瞑目潜自知。

初如拥红炉,冻粟消顽肌。

渐如饮醇醪,暖力中融怡。

欠伸百骸舒,爬搔随意为。

稍回骄佚气,顿改酸寒姿。

薰然沐慈仁,天恩岂余私。

愿披横空云,四海同熙熙。

矫首望扶桑,倾心效园葵。

形式: 古风

防江行(其五)

楼船动沧江,江晴鼓声发。

男儿取封侯,赴敌如饥渴。

腰悬孛堇头,长歌献金阙。

形式: 古风

防江行(其四)

江边五色旗,分总期门士。

惊砂杂雪飞,日暮孤城闭。

寂寥良将风,谁识投醪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