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隐矣何须复著书,百年清暇惜三馀。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
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姚鼐所作的《次韵答陈石士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远志趣。
首句“隐矣何须复著书”,诗人以隐居生活为背景,认为隐居之人无需再著书立说,暗示了对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接着“百年清暇惜三馀”一句,强调了珍惜时间、利用闲暇时光的重要性,体现了诗人的勤奋与智慧。
“劣如老马知文事,敢比犹龙在物初”两句运用比喻,将自己比作老马和犹龙,前者虽年长但能理解文化之事,后者则在万物之初便有所作为,表达了诗人虽年长但仍渴望学习、探索的精神。
“秘苑待君勤校理,荒亭无客问玄虚”描绘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同探讨学问、追求真理的情景,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知识的尊重与敬畏之心。
最后,“难期敷衽论心会,且托天涯尺素鱼”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虽相隔天涯,但心意相通,通过书信交流情感的愿望。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高洁的人格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境界。
不详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阑将春尽惜徂年,已和清诗使未传。
案上耽淫蟳食字,人间散落麝流烟。
久判老病辞医药,远愧贫交辍俸钱。
料得燕山须想见,江东啼鸟绿阴边。
发德诛奸作一书,名山思贮杀青馀。
竟终茅舍赍前志,空见明堂建太初。
蔑若众星真小说,学乎旧吏似凭虚。
不妨笔记传吾党,磊落宁嫌释鸟鱼。
不嫌辍侍出承明,疲瘵惟当念庶萌。
风露九秋衣楚制,关河四塞入咸京。
岐阳山远横边徼,渭北原多杂废耕。
好作循贤齐杜召,岂希骑省赋《西征》。
所居江上宅,春柳万千枝。
绿径最深处,幽轩独咏时。
微风一以度,好鸟频相窥。
忽见古贤意,无言中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