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十载扃门白发翁,一丝飞毒忽缠胸。
浮云随詟惊雷散,跃铁终逃劫火镕。
尚有先庐供手实,幸叨儒籍免身佣。
关津本不征风月,来往何妨信一筇。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著的《次韵赵景文见寄》,通过对个人生活和心态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老境心境以及对友情的珍视。首句“十载扃门白发翁”描绘了诗人十年闭门独居,岁月已在他身上留下白发的痕迹,显示出他的年迈与孤寂。第二句“一丝飞毒忽缠胸”则暗示了诗人突然遭遇某种困境或疾病,使他感到忧虑。
接下来,“浮云随詟惊雷散,跃铁终逃劫火镕”运用比喻,将困扰他的问题比作惊雷,暗示问题虽大但最终能如浮云般消散;而“跃铁终逃劫火镕”则表达出诗人坚韧不屈,决心度过难关的决心。第五、六句“尚有先庐供手实,幸叨儒籍免身佣”表达了诗人虽然年老,但仍能自给自足,得益于读书人身份得以免除劳役的欣慰。
最后两句“关津本不征风月,来往何妨信一筇”以轻松的口吻收尾,意指诗人明白人生不必过于拘泥于世俗的规矩,朋友间的交往无需过多礼节,只需随意相伴,杖藜而行,流露出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又不乏豁达,体现了诗人面对生活的坚韧与从容。
不详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薄俗滔滔逐水流,谁能古道两绸缪。
白云终日静相向,紫气有时来更留。
啼鸟已呼春到了,醉驴曾记旧游不。
山林乐事输君早,未遇仙炊已转头。
危途盍把隐为师,名姓翻嫌世或知。
栗里已成终老计,桐乡犹记旧游时。
云山杳杳勤搜便,风雨潇潇独寄诗。
目送心期无别语,厚培根本做春枝。
县如残寺裹荒城,僧干穷缘耐苦声。
虽把慈悲供日用,可能方便徇人情。
四明山背看云近,九里湾头呷水清。
支遁后身偏念我,惠来诗好愧兼荣。
广莫亭前秋气清,招邀酒伴走庖兵。
悠然谁解知真意,乐只应须在太平。
直到上峰饶独步,尽收下界入双明。
满头芬馥随归马,惟有黄花不世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