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少年为道欲安心,莫以端居儗陆沈。
丛桂小山真好住,白华处子孰能侵。
书声课弟灯初上,竹影关门雨自深。
新为高斋作寂寞,据梧不共夜分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少年立志修道,追求内心的平静与纯洁。他选择远离尘嚣,隐居于小山之中,与丛桂为伴,仿佛白华处子般不受外界侵扰。夜晚,书声朗朗,弟弟在灯下学习,竹影摇曳,门外雨声绵绵,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邃的氛围。诗人通过描述这一场景,表达了对简朴生活和内心宁静的向往,同时也流露出与友人分别后的淡淡忧伤。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高尚情操。
不详
客还孤陋少情亲,厚我犹夸李与陈。
绝羡杀鸡人有母,直呼作黍孰为宾。
欲言已尽原堪去,相见方秋更待春。
路曲树阴压清泚,记同诗客访经神。
谋身或未能,辄有当世意。
夫子悯其狂,登高共一慨。
山河犹吾土,胡为视若异。
珠玉久不生,凄怆少辉媚。
呜呼谁始然,已矣非人事。
吾党二三子,望古期一至。
卓哉岂不贤,行处人或避。
群阴方剥阳,山高不绝地。
政使随俗耳,谁得谓非智。
烦君但一计,何以安吾睡。
别君若翌日,登舟作重九。
万里好家山,翩然得我友。
主人掩户出,巨盗窥所有。
已去俄复来,居心疑不厚。
莫谓国无人,一旦落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