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林旭所作的《寄陈仲奋(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期待,以及对古代贤者的景仰之情。
首句“吾党二三子,望古期一至”,诗人以“吾党”自指,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希望他们能如古人一般相聚。接着,“卓哉岂不贤,行处人或避”,赞美友人品德高尚,行事正直,以至于周围的人都会避开,显示出他们的不同凡响。
“群阴方剥阳,山高不绝地”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环境,暗示在黑暗势力的压迫下,正义之士依然坚守本心,如同高山不因外界而改变其高度。这不仅是对友人的赞扬,也是诗人自己对理想追求的坚持。
“政使随俗耳,谁得谓非智”则表达了对随波逐流行为的批判,认为真正的智慧在于坚守自我,不为世俗所动摇。最后,“烦君但一计,何以安吾睡”一句,诗人向友人寻求建议,希望能够得到帮助,以解决内心的困扰,安定自己的思绪。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对古代贤者的景仰、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个人理想的坚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