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识(其五十八)

妙手弹琴无向束,知之修鍊五音足。

先辨浮沈有指归,弦头制度相催促。

右手抑扬禁淫邪,左手徘徊堪瞻瞩。

法于天,象于地,伏羲所造与心契。

先明理世见其真,六律含徽声嘹唳。

从兹化被先贤慕,激浊扬清消喜怒。

太素仁风去住间,元和之气皆遍布。

飞凤在天不可测,大小龙吟不费力。

响应听时有自然,举措安详能雅饰。

南风思政民俗化,顺从平等无高下。

淳朴相传今复兴,逍遥道德后宗亚。

指要直掌须反善,拊安排齐似剪取。

声来往,玄更玄,振兼文武情展转。

古与今来千万弄,几人通达能妙用。

广陵散好足仙踪,胡笳十八堪郑重。

堪郑重,何清切,依凭伎俩能拨剌。

轻挑重打善间钩,连蠲抡下轻微抹。

伯牙弹时如何美,汪汪洋洋似流水。

类例研究得刚柔,坏陵秋思无比拟。

叙志神和慢调?,修身治性藏幽隐。

苍龙鹤舞白雉飞,防奢止欲皆相准。

形式: 古风

翻译

技艺高超的琴师无需拘束,深知音乐之道五音齐全。
先辨别高低音符有规律可循,琴弦的规则相互催促。
右手起伏弹奏抑制邪念,左手灵动自如引人注目。
遵循天地法则,这是伏羲创制的,与人心意相通。
首先理解道理,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六律和谐声音响亮。
从此,这种音乐影响着先贤,净化人心,消解喜怒。
太素的仁德在动静之间流淌,元和的气息普照万物。
凤凰翱翔天空难以捉摸,龙吟之声无需用力。
倾听时自然回应,行动举止优雅得体。
南风带来的政治理想,深入人心,不分贵贱。
淳朴的传统得以复兴,道德逍遥,仅次于圣贤。
手指直指正道,手掌翻转体现善良,抚琴如剪裁般精准。
琴声回荡,深奥又深远,蕴含文武双全的情感。
古今千万种演奏方式,能领悟并运用的又有几人。
广陵散的仙韵,胡笳十八拍庄重而深沉。
庄重而深沉,何等清丽,技艺精湛,拨弦有力。
轻重缓急掌握得当,旋律起伏有致,轻抹微挑恰到好处。
伯牙弹奏时的美,如同江河浩渺。
通过类比研究,把握音乐的刚柔,陵墓秋思的意境无法比拟。
叙述心志,神态平和,修身养性,隐藏在深处。
苍龙、鹤舞与白雉飞翔,节俭和戒欲都以此为准则。

注释

妙手:技艺高超的人。
无向束:无需拘束。
五音:古代音乐中的五个基本音阶。
浮沈:高低音符。
指归:规律。
弦头制度:琴弦的规则。
相催促:相互影响。
右手抑扬:右手起伏弹奏。
禁淫邪:抑制邪念。
左手徘徊:左手灵动。
堪瞻瞩:引人注目。
伏羲:古代传说中的创世人物。
六律:古代音乐中的六个基本音律。
元和之气:和谐的气息。
广陵散:古代著名的琴曲。
伯牙:古代著名琴师。
汪汪洋洋:形容水流声。
流水:比喻音乐流畅。
神和:神态平和。
慢调:平缓的节奏。
防奢止欲:节俭和戒除欲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赵炅所作的《缘识》之五十八。从诗中可以看出,赵炅在此通过描述琴艺的精妙,以及音乐与自然、人心的和谐统一,来表达自己对音乐艺术的深刻理解和个人情感的抒发。

首先,“妙手弹琴无向束,知之修鍊五音足。”两句展现了赵炅对于琴艺的崇拜与赞美,认为真正懂得音乐之人,其技巧已经炉火纯青,能够驾驭五声(中国古代的五个基本乐音),表现出一种艺术上的自信和满足。

接着,“先辨浮沈有指归,弦头制度相催促。”诗人通过对琴弦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于音乐规律的尊重和理解,以及对于音符节奏的把握和控制。这些描述不仅是技术层面的展示,也透露出赵炅对音乐内在秩序的认知。

“右手抑扬禁淫邪,左手徘徊堪瞻瞩。”这一段落进一步强调了琴艺中的左右手协作,以及对于音律高低、节奏快慢的精确把握。同时,“法于天,象于地,伏羲所造与心契”则表达了一种宇宙观和哲学思考,即艺术来源于自然,与天地同构,体现了古人对音乐的神圣化理解。

“先明理世见其真,六律含徽声嘹唳。”诗中还提到了“六律”,即中国古代的六种基本音阶,这里表达了对于音乐理论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以及通过音乐探求宇宙之理和人生之真。

下文“从兹化被先贤慕,激浊扬清消喜怒。”则是赵炅对于音乐教育和传承的重视,他认为音乐不仅能够净化人的情感,还能够影响后世,体现了一种文化教育的理念。

整首诗通过对琴艺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于音乐与自然、人心关系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赵炅作为一位文学家的艺术修养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520)

赵炅(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缘识(其四十四)

玄珠道在口中衔,未信前人明似鉴。

试问心田佯兀兀,可怜肌骨瘦岩岩。

自言世界归依重,志诵经文不用搀。

鍊得气来身且健,日斜常望鹤栖杉。

形式: 七言律诗

缘识(其二十一)

君子淡交如似水,小人交结甘如醴。

微洼浪息派分流,倏忽之间生谤毁。

但去骄矜添意气,贞松全胜凡花卉。

狂风秪是有尘埃,大海潮宗深无底。

形式: 古风

缘识(其二十五)

蔟蔟排弦声流美,因风独弄无宫徵。

闲庭引思道情中,五音不入行人耳。

仰望云霄听未足,何期到了不成曲。

秋蝉夜噪素琴鸣,边城角罢春水渌。

高悬韵响声来去,常深兴寐无相阻。

不类乐中得此名,圆月明时何自苦。

凄清激节繁空影,日夜如流后天永。

无穷之外更无穷,依傍群弦方始品。

形式: 古风

缘识(其四十八)

上元时节皆相慕,皇都城里万家灯。

笙歌有处共誇称,架肩叠足几许层。

轻尘雾敛月明中,车骑云軿五夜风。

意气尽随年少得,九衢填咽乐声同。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