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平二年南郊鼓吹歌曲四曲(其四)奉禋歌

皇天眷命集珍符。上圣膺期起天衢。环紫极鸿枢。

此时朝野欢娱。乐于于。似住华胥。

和气至,嘉生遂,豆实正芬敷。礼与诚俱。

风飘洒,灵来下,喜怡愉。斗随车转,月上坛觚。

奉禋初。至诚孚。如山岳、福委祥储。

车旋轨、云间双阙峙,百尺朱绳到地,两行雉扇排虚。

仙鹤衔书。珍袍上笏相趋。共欢呼。

号令崇朝,遍满寰区。阳动春嘘。

躬盛事,受多祉,千万祀,天长地久皇图。

形式: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盛大的祭祀场景,充满了对皇权的颂扬和对国家繁荣的美好祝愿。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和典故,如“皇天眷命”、“上圣膺期”、“环紫极鸿枢”等,表达了对最高统治者及天命的尊崇,同时也展示了一场宏大的祭祀活动,通过“此时朝野欢娱”、“乐于于”、“和气至”等字眼,可以感受到当时的人们对于这次祭祀活动的喜悦和祥和气氛围。

诗中还特别强调了“礼与诚俱”的重要性,说明了这一切都建立在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诚信的基础上。这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对于道德规范和宗教仪式的重视,也反映出人们对于内心虔诚和外在行为的一致性的追求。

“斗随车转,月上坛觚。奉禋初。”这些句子则具体描绘了祭祀活动中的一些细节,如天象的变化,以及祭祀仪式的开始。诗人通过这些生动的画面,让读者仿佛也能置身于那个时代,感受到那种隆重而神圣的氛围。

最后,“如山岳、福委祥储。车旋轨、云间双阙峙”等句子,更是将皇权与自然界相结合,以此来表达对皇帝永恒统治和国家长久繁荣的美好祝愿。这首诗通过其丰富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于祭祀文化的重视,以及他们对理想政治秩序的向往。

收录诗词(2075)

无名氏(唐末宋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亲耕藉田四首(其四)奉禋歌

吾皇端立太平基。奉祀肃雍、格神祇。

抚御耦,降嘉种何辞。手览洪縻。

命太史视日,祗告前期。验穹象,天田入望更光辉。

掌礼陈仪。搜钜典,迎春令,颁宣温诏遍九围。

人尽熙熙。仰明时。俨垂衣。佳气氤氲表庞禧。

丰年屡,大田生异粟,含滋吐秀,九种传图,尽来丹阙,瑞应昌时。

亨运正当摄提。伫见咏京坻。躬稼穑,重耘耔。

盛礼兴行先百姓,崇本业,忧勤如禹稷,播在声诗。

形式:

祫享太庙(其二)奉禋歌

皇泽均普,群生遂。

万宇和祔,讲天津、合祭圣宗神祖,八音钧奏谐节。

堂上荐鸣球,琴瑟击。

越布濩、霜空静,月华凝、光景蔼蔼。纷纷晓霞披。

和铃作、鸾舆回。天人共睹,庆无疆、祚崇明祀。

五辂驾、腾黄纯驷。旗常扈跸严环卫。

公卿奉引,虚徐驰道,祲容靡。葱葱郁郁,祥风瑞霭。

发天光旖旎。锡羡丰融,漏泉该浃,上恩遐被。

群心豫,颂声作,皇德至,侔乾贶,浩浩霈。

形式:

高宗祀大礼鼓吹歌曲五首(其四)奉禋歌

苍苍天色是还非。视下应疑。亦若斯。

统元气,覆无私。四时寒暑推移。物蕃滋。

造化有谁知。严大报,反本始,礼重祀神祇。

律管灰吹。黄宫动,阳来复,景长时。

车陈法驾,仗列黄麾。帝心祗。

紫霄霁,霜华薄,星烂明垂。

祥烟起,纷敷浮衮冕,六变笙镛迭奏,一诚币玉交持。

宫漏声迟。千官显相多仪。百神嬉。

风马云车,来止来绥。诞降纯禧。

受神策、万年无极,歌颂昊天,成命周诗。

形式:

藉田明道二年四曲(其四)奉禋歌

六龙承驭。紫坛平、瑞蔼葱笼拥神都。

肃环卫、严貔虎。鸡人行漏传呼。

灵景霁、星斗临帝居。旷天宇。微风来、翠幄绕相乌。

对越方初。笳鼓震,铙箫举。阳律才动协气舒。

氛祲交祛。物昭苏。抚瑶图。柴类精诚,当契唐虞。

思前古。泰平承多祐。包戈偃革,柔远咏皇谟。

称文武。四表覆盂。端冕出、从路车。兵帅谨储胥。

唯奏凯、乐康衢。朝野欢娱。

歌帝烈,扬盛节,圜丘礼大洽,霈泽绵区。

形式: